我校的信息化2.0教研活动之优质课比赛,于11月25.26日举行比赛,涵盖了语,数,英,物,化,生物,地理,政治,历史,体育,音乐11个科目,20名优秀教师参赛。前期工作在教务刘斌、信息组李铭、陈世高,各个评委的积极配合和帮助下完成了组内推选,选手选课,教务排课,评委调课,课表安排,线上打分系统制作,网络调试等一些列工作。比赛中,各位评委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学科特点、技术运用、教学效果和教师素养,逐项打分,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本次比赛各位参赛老师精心策划课堂,激烈角逐,为大家奉献了一顿丰美的盛宴,同时精彩表现代表了我们德智三中先进的教育生产力,是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
本次优质课竞赛主要呈现了以下几方面亮点:
一、参赛教师都具有较好的教师素养,各学科组高度重视;所推荐参赛者具有实力强、业务素质高、课堂效果好等特点。
评委们都一致认为选手们均准备充分,发挥自如,值得称赞。各参赛选手举止大方、文明得体、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课堂上上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鼓励、点赞;老师们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合理、流程基本清晰;各参赛者大都能够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基本能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大赛中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以娴熟的课堂驾驭技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先进的教学理念,精细的教学设计,和谐的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交流等优异表现脱颖而出,彰显了德智三中充满活力的教学中间力量。比体育马承钊老师的《足球动态球感球性练习》一课自己亲身示范,指导,让学生直观看到和体会足球的曲线运球方式,对于技术还很生疏的孩子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对学习足球充满了热情。同时注重方法归纳与运用,真切的让学生动了起来,真正实现了教师角色转变。李佳老师针对课本内容联系新冠病毒,通过让学生自身体验学生理解知识,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氛围,效果明显。
二、集体的力量得以体现,团队协作打造了一流课堂
本次优质课大赛可以看出,参赛教师从教案,到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推进,除经过授课教师本人用心付出外,还凝聚了整个备课组甚至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历经了集体的打磨、修正、完善。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学习小组的分工与协作等无不折射出教研组、备课组集体的力量,从而使课堂效果与质量大大提升。
比如物理组陈育中老师课堂极富活力,充满智慧,运用无人机和滑板的原理给学生讲解“牛顿第三定律”,从小组讨论到全班互动,各个环节的设计都随时会有智慧的火花蹦出。可以说,陈老师的课不仅在撒播知识与阳光,更是在传授大智慧,创造大经典。而与此同时初中物理组何红菲老师的课程,由于天气寒冷,从上一节课打铃开始,只见物理组的全体组员就进入到了“备战”状态,每个人各司其职:有的摆烧杯,有的倒开水,有的擦黑板,有的指挥 学生有序就坐……铃声一打,热水发挥了作用,让学生通过对冷水热水的温度体感,说明冷热的感受,通力协作让这节《从全球变暖谈起》的物理课有了一个精彩的开场。
数学组的两位老师导学案运用娴熟,展现了两堂经典的数学同课异构课,两位老师同时选取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这个课题,却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突破,吴燕基老师和风细雨,哪一步容易错都给孩子做好了铺垫,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知识的果子,而蒋童安老师则先把定理基础打好,采用倒叙的方式,给孩子去试错,从而找到更好的问题解决方式。两种教式各不相同,又各有所长,学生能够消化吸收并能很好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本班孩子的掌控力和引导力。
体育组更是通力合作,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两位体育老师的课程虽然用不了多媒体,但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不单自己亲自演示,更在课前打印出了大型图片,边让学生清晰的看见边讲解,真正达到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体育组比赛第二天即开始全组的集体评课,对两位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课程展现的优缺点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由此可见组内对本次活动的重视和对骨干教师培养的落实。
三、信息技术使用娴熟,体现网络时代特点。
各位参赛教师都有精美的课程课件,有效利用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同时使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做到让信息技术有效的服务于课堂,服务于教学。比如化学实验中王伟明老师用手机投屏的形式,让全班人可以清楚的看见实验的细节。数学的吴燕基老师、蒋童安老师,物理的何红菲老师,使用手机拍照反馈学生作业和当时实验操作的形式,展现学生学习思路,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生物韦娜老师使用思维导图、拍照投屏、小组合作和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该章节的自我总结归纳,从多方面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高中数学王俊杰老师则使用希沃自带的函数功能,直观的将函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结果。多个学科老师使用希沃的游戏功能加强和巩固知识,寓教于乐。本次活动信息技术新理念深入人心,新型师生关系深入课堂是本次优质课的又一亮点。
四、重视教学情境创设,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迅速的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老师们在设计课时都考虑到了课改新理念的落实,在教学中尽量去落实学科素养,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去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在我们的这次活动中,在情境设置上,有的老师是由语言引导设置、创设问题设置、故事情境设置、实验情境设置等多途径进行,小魔术、动画、视频各显神通。如音乐的李思老师自己载歌载舞用一曲充满异域风情的舞蹈,将课堂引入到《新疆的音乐之旅》上;地理的赵倩老师,通过最近火热的电影《攀登者》将学生引入课堂,再将学生分:巅峰队、卓越队、凌云队,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获得知识,达到真正的学会学习。刘婉娟老师用自己在校园的拍照、吴媛老师用是视频,唐江老师用居里夫人年轻时的照片,李洁老师则是叫班级少数民族自己介绍自己民族,梁秀吉问题情境课一个提问就紧紧抓住了学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热爱这些科目学习的热情。
但是这次比赛也有表现出了一下些不足,值得我们思考:
1、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缺乏针对性、问题缺少深度。本次优质课老师对课程的设计想象得很完美,但细节上问题的设计缺乏针对性,提问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致使学生回答漫无边际。课堂讨论也只是流于表面的、浅层次的回答,看上去热闹了,但学生缺乏深入的思考,特别是理科思维上,没有形成追问“为什么?”的习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不到位。虽然老师们已经有意识的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但是老师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发挥不好,仅仅是形式上的小组合作。教师提出的问题探究性不强,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的调控引导不够,学生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实效性差。对于探究活动结束后的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提升不够,仅仅是学生泛泛的重复,教师不知如何引导总结、归纳提升。这要求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随机提问,不要刻板地按事先设计提问,同时提升自我的教学深度。
2、教育中的德育缺失,知识与生活如何更好的结合。
本次比赛可以看出每个老师对所教知识非常熟悉,对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作用也非常表现得非常清晰,对学生的把握很到位,但如何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如何让知识为我们自己的生活服务,如何将德育深入到课堂中,是需要每个老师思考的问题。比如我们天天讲的干净整洁,不乱丢垃圾能不能在课堂上呈现;我们要求学生的文明礼貌是不是也应该在每节课上重视强调;
3.信息技术的使用让教学更加多姿多彩的,但技术的使用还不够深入,还需要老师更进一步的去深入探讨。如何真正做到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游戏环节是否必要,能不能有更好的表现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效率。信息技术的使用,老师是不是就不需要板书,学生是不是不需要笔记了呢?本次比赛有个别老师板书缺少设计,随意性太大,起不到提示和强化知识的作用。
唐建林局长在我校党员会议上说:只重视教学结果的不是一个好老师,要有创新,有突破。希望本次比赛不单让参赛者有所成长,让年轻人有所借鉴,更让全体老师有所收获,让管理者有所警醒。教育是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能力,是总结归纳的能力,是阅读的能力,是合作交流的能力。最后用一句话结尾:愿教育者保持初心,受教育者不忘初心。大爱,学者当以天下家国为己任。
德智人,在离开学校的时候能够不忘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