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断断续续,追完了“第二届全人之美教育论坛”。其中,有无数感动,有无数启发。如果硬要找一个最,那便是桃夭老师。
再一次,愿我的桃夭老师,收下我的膝盖。
被桃夭老师“小黑的故事”深深打动。
演讲最后,桃夭老师说:“我想要分享的是什么?驱除黑暗最好的方式,是点亮光芒,而每一个折翼的天使手中,都捧着一根有待点燃的蜡烛。点亮孩子的生命,是教师点亮自己生命的最好方式。如果这个故事到此结束,该有多好,可是,这个故事,还有尾声。初中一年后,小黑又开始打架,学业成绩……”
桃夭老师哽咽了,泪珠儿从眼眶涌出。
“学业成绩一落千丈,最终,不得不辍学了……”
桃夭老师抽泣着,满是无奈,甚至含有一丝绝望。隔着手机屏幕,我被震撼了,我仿佛也沉到了那种情绪中,不能自拔。就在这一刹那,我被一种无力感包围。
“我真的是无能为力……”
桃夭老师哭泣着,诉说着,我的心,随之颤动。
“就像一只鸟儿,曾经因为一道光芒,飞得很高,但最终又被闪电击中,折断了翅膀,掉了下来。而我,眼睁睁看着这一切,无能为力。”
泪水决堤泛滥,在面庞上纵横,桃夭老师擦着,却怎么也擦不完。我感受到了师者的仁心,活泼泼的仁心。此一生,我自己渴望能活成桃夭老师的样子,那是我所能想象到的最好的老师的样子。
“如果有的生命最终还是会折翼,那么教育的意义何在?我不断地追问自己。后来,我想通了。教育的意义,就是不断地播种,歌唱,发出光芒。有些种子会腐烂,有些歌唱会嘶哑,有些光芒会黯淡,但是,播种,歌唱,发出光芒,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事情,这跟结果无关。我今天,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小黑的故事,我的脑海中,其实还想着一个故事,“花婆婆的故事”。有时候就在想,种子,可能会潜伏很久,有时候,会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间,意想不到的地点,开出花来。我情愿相信,小黑,还有飞翔的一天。我觉得,现在,如果我们就断言他永远无法飞翔,可能有些为时过早。我刚才说过,这是我最不愿意讲的故事,但今天,我选择这个故事与大家分享,其实,也是想要借由这一道微弱的光,激励大家,激励在座的所有与我一样的,充满着渴望与挫败感的同行:我们,或许有可能成为许多孩子生命中的一道光芒,甚至闪电,这,就够了。这,就是教育的意义,甚至是活着的意义之一。”
桃夭老的的演讲结束了,我被她带进了一种情绪,好半天才缓过神来。
桃夭老师“全人之美背景下的名著课程”分享,又是干货满满,我郁积心中许久的疑惑,得以开释。
“我们认为,名著课程对孩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促进孩子精神的发展。”
“怎样让这些人物活起来,真正地作用于我们的生命?这正是全人之美课程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相比于一般的冰冷的名著教学,我们的教学是生命的,是场景化的,也就是说,这些名著中的人物对我们来说是活生生的。他们既是过去的,也是当下的。这些人物,代表一定的人物模型,哪怕到了今天这个时代,这些模型也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借这些模型来认识我们自己。”这哪是在说名著啊,活脱脱在说我们的整个语文教学。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生命的,场景化的,整个文本,在课堂之上,应该是活生生的。桃夭老师的这番话,愈发使我坚定了不教“死语文”之心。语文,在我这里,绝对不能成为一种认识,一种认知的理解,而应该成为一种生命的体悟。师生围绕活的文本,进行的,应该是生命体悟的交流,是不同气质的生命类型的沟通,是有生命在场的。
“活的思辨,非客观的漠然的,而是生命的,置身场景,以同理心去理解人物。”“了解人物模型,认识我们自己,从而有所扬弃,成为更好的自己。”讲真,这些天,对于“审辩式思维”,我其实是有抵触的,我总是觉得它有些外在于生命。“活的思辨”,我的天,豁然开朗。“审辩式思维”,绝对不能成为单纯的思维体操,它一定要是活的,是关涉我们的生活生命的东西。此外,我感觉,“活的思辨”这四个字,应该是教育戏剧的精髓所在,是教育戏剧的朝向。
“小学的海量阅读解决的是基础阅读能力,即能够流利地读中等水平的童书,并快速汲取意义的能力;从《西游记》开始,到后面的《水浒》《三国演义》是古白话小说,相对于前面的阅读趋向于文言化,要有难度得多,也有一个自动化的过程;而小古文课程、《世说新语》《三国志》《史记》到《论语》《孟子》等诸子百家,大量文言文输入,使孩子们的文言语感得到培养,文言阅读渐趋自动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孩子对精细语言的品味能力,也使孩子们自身的语言和精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书,我以前就很清楚,但是,头一回,这么清楚地知道这些书各自所处的位置。
“为什么是名著课程?名著课程究竟是如何作用于生命的?名著课程的生命力,并不来自于有关名著的所谓知识,而是来自于名著所传达的关于人类生活的洞见,来自于名著对我们生命的持续不断地启发。名著首先与我们作为人,以及作为整体人类的生存处境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名著首先是生命的,存在的,精神的。首先引发了我们的共鸣,或强烈的震撼。这种精神的巨大的影响力,往往既来自于我们贯穿名著阅读始终的思考,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思考,促成了我们的活的思辨与探究,乃至于深入的研究,而这种研究与思辨本身,又加强了精神的影响。而这一切,又根植于语言,没有脱离思辨与精神而独立存在的语言。因为精神的感染力,以及思辨的穿透力,语言就拥有了独特的深邃与品格,并因此有可能重塑孩子的存在家园。这,就是名著的意义。在浪漫——精确——综合的循环中,在精神与人格,思辨与研究,以及语言的默会中,使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个被文化、文明洗礼过的精神丰富而强健的自由的人。”这个总结,字字珠玑,领会了,学到了,做名著课程,总不会偏太远。
夜深了,再次温习桃夭老师的演讲,纯然一种享受。
就此罢笔。
2018年10月2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