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与中国式众筹的组织系统形成

比利时籍物理化学家伊利亚•普里戈金教授因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而获得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耗散结构理论表达的是这样一个基本思想,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不论它是物理、化学的,还是生物学、生态学的,乃至是社会、经济或精神的),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即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耗散,就可以自发组织起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形成具有一定组织和秩序的动态结构。

伊利亚•普里戈金

耗散结构理论所描述的系统形成状态特别适合中国式众筹的组织建立发展过程。一个创新创业的组织在开始阶段一定是远离平衡状态的,用众筹的方式来构架这样的组织,需要和组织所在产业生态相关的多个个体来沟通,这个数量可能达到几十上百个。因此,在众筹组织的发起阶段,产生N多的能量和信息交换。在个体的互动中,如同蜂巢,群蜂在动态中实现了自组织,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这样的组织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则,尽管表面看来没有封闭系统那样清晰和有序,但更有生命力和活力,在动态中呈现组织平衡。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式众筹的组织存在尤其必然的物理化学理论基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