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TATA大学毕业想读研,身边的亲朋戚友都劝说TATA的父母。
“女孩子不需要读这么多书,学历越高越难嫁人”
“她是女孩子,迟早要嫁人的,花钱在女孩身上是赔钱的”
TATA的父母心一横,打消了让TATA继续读研的想法。TATA难过之余更多的是无奈,因为自己是女孩子,连读书的权利都被剥夺。
走向工作后的TATA对读研的想法愈发强烈,什么“女孩子不需要读这么多书”的谬论,在她心里压根没有半点道理。
于是,她花了几年的时间,存够了读研的费用后,终于如愿考上了一所学校的研究生。
一句“你是女孩子”,她就要比别人更加拼,才能走向当初那条心之所向之路,几经辗转。
在祖辈父辈眼里,女孩子是要嫁人的,读再多的书也是别人的,是赔钱的。
他们思想的狭隘,使不少的女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影响一生。
02
最近,姚晨凭借最新一期的《星空演讲》,再度活跃在大众视野面前。
姚晨提出:这些年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我是如何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可为什么没有人问我先生同样的问题?
一直以来,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这个问题,似乎只会针对女性发问并质疑。男人从不需要为此困扰,这个问题是女性的专属。
记得孩子刚满十个月时,我打算重返职场,到一家电讯公司进行面试,面试官与我进行的面试,问的都是我的家庭状况。
“生孩子吗?”“孩子多大?”“平常孩子谁带?”“孩子这么小,你会如何协调家庭与事业?”这些问题,无疑与我应聘的岗位职责没半毛线关系。
孩子的成长、教育、抚养等,应该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责任。因为我是女性,有了家庭和孩子后,就被认定为工作与家庭无法协调,岗位是无法胜任的。
面试官对我的嘴脸与不屑,我能明确感受到一种刻板的性别岐视,莫名的委屈感油然而生。
在世俗人眼里,忙于事业的男女两性,男性会得到别人的支持与理解;而女性则会被指责对家庭不称职、不尽心,最扎心的一句是“所有职场妈妈都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然而,当我们选择做全职妈妈,也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认可,女性对家庭的付出,大多数人也只会认为是“一个女人的本分工作”。
这种以“女性”为由,随意给别人定义人生的人,我们应该漠然置之。
无论选择做“职场女性”还是“全职妈妈”,只要是自己喜欢,就可以了。
我们不是演员,人生不是演给别人看,是为自己而活的。
03
比起上一辈,“男人为天,女人为地”的年代,提倡“男女平等”的我们已经好很多了。
即使如此,在号称文明的社会,我们依然遭到隐形的不平等。
“女人最重要的是结婚、生子”
“女孩子学历太高了会嫁不出去”
“女孩子书读得多心会高的, 以后怎么嫁人”
……
卫道者们时常对我们,灌输这种扭曲女性人生价值的观点。
旧社会的文化传统,总不允许女性对自己的人生、未来有强烈的欲望和激情,顽固派们总会给我们安利一些“女诫”教条,试图用性别来框定一个女孩的一生。
这种古式“教导”,给女性带来无形的压力以及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面对这些,我不需要理会,别人所谓的“热心建议”,听一听,笑一笑罢了!
我们的人生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的,不然就白活了一场。
我是女孩子,那又怎样呢?
04
作为一个女孩子,我希望能读上理想的学校;我希望人生能有所成就,能成为父母的骄傲;我希望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被别人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我希望自己想要的人生,靠自己的努力来创造。
任何人以性别为由,扼杀我们人生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学会拒绝,不予动摇,勿忘初衷!
是的,我的性别是女性,又如何?香港现任特首是个女人,现在是一个看实力看能力的年代,你还以“性别取人”,你low了。
我是女孩子,更加需要坚持自己想做的事,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我们不要活成大众眼里“女孩子该有的样子”,而是要活出“我们自己喜欢的样子”!
献给所有曾经被歧视、被忽略的女孩们!请坚信,我是女孩子,但我可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