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像一场艰难的闭关修炼。
我三月初入关,四月初出关。入关的时候春寒料峭,还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出关时春意已浓,道路两旁的花朵争相开放,阳光明媚灿烂,让人睁不开眼。
时间过的如此之快,四季流转又到了春暖花开。
时间过的如此之慢,仿佛要叫人把月子坐穿。
我从初中开始就在寄宿学校,到高中、大学、研究生、工作,已独立生活了近十年。而生孩子、坐月子这件事,重新把我拉回到群居的“家庭生活”中,而且是与没有任何共同生活经历的公婆一起生活的家庭。
于是,我才知道,原来家里长辈的“知识”储量是这么的丰富和无厘头。
比如,不要摸小孩的脚心,会哑巴(我已经哑口无言了);
比如,不要抱着小孩照镜子,晚上她会发癔症;
比如,月子期间不要换床,和床品;
比如,……
有时候这些话是无可辩驳的,因为它根本不涉及科学与否。
曾经有个备受推崇的说法,说我们80后(尤其是85后)这一代人,是最纠结的一代。既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觉醒,又心心念念着“不想让父母失望”;既从头到尾接受的是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价值观的渗透,又难以摆脱旧有的、已破碎的传统价值观。
我深有体会,连坐月子这种事情都是的,难道你真的想坐一个所谓“科学”的坐月子么?还是在兼顾自身的卫生、健康的前提下,照顾父母的感情,依从他们善意的劝告?
于我来说,能不能洗澡、能不能洗头、刷牙不刷牙、空调能不能开这样的事情根本不是问题,而产后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奶水不足导致的频繁哺乳,宝宝不分时候的哭闹带来的身心疲惫和手足无措,面临新的人际关系的调试,才是月子难熬的原因。
产后焦虑 & 抑郁等不良情绪
长辈们略带恐吓地说过,月子里可别流泪,眼睛会哭瞎噢。
我只想说,眼泪仿佛就是自己流出来的,毫无预兆,我不能自已噢。
算起来我是哭过那么好几次的。有一次是老公和婆婆打开包被给孩子擦拭身体,孩子都已经哭得嗷嗷叫了他们俩人还手忙脚乱的没整好,我听不下去了自己俯身冲过去把孩子抱起来,自己的眼泪哗哗的;还有一次,宝宝抱在怀里入睡了,我和老公在聊天,不知谁的话语中出现了“阳光明媚”这四个字,我只重复了一遍“明媚”二字,跟着眼泪就流出来了,想想也是醉了。
其实,有统计表明,近85%的女性在产后都经历过情绪不良,相当大的比例!不良情绪一般会在产后的2~4天出现,表现为容易哭泣、悲伤,易被激怒,焦虑,且会在产后的一星期左右达到高峰。
为什么会在这段日子里,情绪出现失衡?
其一,与妊娠有关的生育激素的变化,特别是产后雌激素的水平急剧下降,可能是原因之一。
其二,分娩之后生理上的持续痛苦,比如大多数人会出现子宫收缩痛(尤其是哺乳时),伤口痛。
其三,初为人母要面临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如角色转变,照顾婴儿的压力,人际关系的重新适应等。
向亲友求助,是唯一的方式
生理上的痛苦没有人可以替代和分担,但育儿压力可以找家人分担,情感支持也可以尽可能多地获得。好让自己有一个缓冲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我一向认为育儿是夫妻二人的事情,父母没有这个义务。他们能做到,应始终心怀感激。
事实证明,给予贴心的照顾、陪伴,设身处地地理解,不良情绪会得到极大的缓解,也可以慢慢融入到家庭生活中,享受育儿的喜悦。
我要感谢婆婆尽力尽力的全方位的照顾,尽管她催我喝下一碗又一碗油腻腻的催奶汤;我妈妈和姐姐轮流着三天两头跑来看我,就怕我在月子里无聊了,怕我在婆婆家住的不适应了,温暖至极。
至于老公,由于你对他的期望值过大,所以他做的再好你也觉得是理所应当的,而任何一点不好的地方都会惹得你立刻炸毛。举个栗子,我老公专门休假在家,买菜、做饭、洗衣服,我没有过任何感谢的表示。但是,只要我一看到他窝在床上玩手机,就怒火中烧,恨不得一把夺过手机仍出去。以及,晚上孩子哭他竟然听不到,怎么可能听不到?我真想一脚把他踹下床去。
当终于熬过这第一个月的时候,忽然发现,不知不觉间喂奶姿势熟练了(奶水仍然不足),穿的纸尿裤也不漏尿了,孩子一哭也能勉强应对而不会手足无措心惶惶了。我在成为妈妈的路上跌跌撞撞,独自前行。
满月后第一天,我出关了。
爸爸和弟弟来接我们回娘家,透过车窗看到赵王河边的柳树都嫩绿嫩绿的,发出了新芽,一片赏心悦目的景象。宝宝此刻被抱在姥爷怀中,生如夏花般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