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观察,才能获取大量的知识。把看到的、听到的,都变成知识库中的素材。
在生活中,看书,看电视,都是知识获取的来源。就看你用什么角度去看,怎么去理解了。只要用心,常带着疑问,带着解决问题的心去看书,看电视,都能把这些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
那么在生活中,也带着这样的目的性,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都是能获得很多写作素材的。
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素材库。身边从来都不缺素材,缺的还是善于发现的眼睛。
凡事用心,就一定能从中找到想要的。如果没有获得,那就意味着观察不到位,或是没有用好方法和技巧。这时候,首要任务就是找到正确的方向,学习新的技巧。
以往的经验和技巧,不能适用所有场合,不能通用,只能是在特定的地方使用才有效。那么,这个方法就只能作为参考,作为一个前进的基石,再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能学到的方法很多,但是能够领悟透彻的可就不知道了。能把学到的记住是一个层次,把记住的弄懂了是一个层次,再把弄懂的活学活用才是最高境界。
学到的很多方法都记不住,更别提能够学以致用了。
也是奇怪,为什么看书时那么认真,当时记得很清楚,过后怎么就想不起来了。也说明还是没有彻底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也许是读书时不够专注,注意力容易分散 , 思绪飘扬的很远。
也可能是对所学到的不够理解,或是不能理解。是自己能力不足,理解不了书中的意思,只看到表面的知识,所以就记得不够牢固,才容易忘掉。
啥也不说了,还是多读书。多在知识上、上点心就好了。也不能是记忆力差,比如说,别人让自己生气的事,或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就能记很久。
比如说: 吃的地方会忘记,也许当时一起吃饭的人会忘记。但是,就是能记得当时的好吃的,也许味道不重要了,就只记得很好吃。至于怎么好吃法,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来。
就像2015年的时候,我们去一家饭店吃饭,那晚的麻辣小龙虾就很好吃,6年过去了,想起来依然记得很辣。
吃龙虾,配啤酒。还记得有个不吃辣的,看大家都不停的吃着,喝着,忍不住跟着一起吃,辣的不行,本来不喝啤酒的,突然,拿起朋友的杯子,可劲的灌啤酒。看他斯哈!斯哈的!一边拿纸擦鼻涕,一边叫朋友帮忙再倒杯啤酒,又一口喝下去,引得大家哈哈笑。
那么问题来了,很多年过去了,一餐很平常的吃饭。怎么就能记得很清晰,甚至还有画面感。
那么,为什么刚看过的书,怎么就记不得了呢?为什么我认为很有用的知识也能忘掉。是因为没有复习的缘故吗?就像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写的,就是学过的知识,必须要复习几遍才能记得牢。
很多书都是看一遍,很少有书能看好几遍。当初的时候,也有本书我一直看了六七遍,可还是记不住。自己都感觉看书的时候,那种状态真的是,只是为了应付要看书这件事,并没有把书看进去。
很多时候,都瞌睡得乱窜了,还在那里捧着书看,使劲的看。至于看了什么,天知道?
其实,也还是很感激当时自己的那份坚持,因为坚持下来了,才有了今天爱看书的习惯。不管当初看书时有没有看进去,最起码,这是个好的习惯,就值得今天的自己,为当初那个瞌睡得东倒西歪,依然在坚持着、看书的行为而感到庆幸、自豪。 当初的那个自己,是很棒的!是值得骄傲的!
我们总是会说等以后,或是说下次吧!可是,以后是什么时候,下次又是哪次?时间根本不会等着我们,更不会因为你说了就为你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