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最近特别喜欢看《米小圈成语故事》,没事的时候便经常问我一些成语的意思。好多都是特别熟悉的成语,平时大家都在用,可是当儿子问我意思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竟然没有能说清楚意思的。
比如儿子问我“手舞足蹈”是什么意思,我只能回答“太高兴了,手跟脚都一起跳舞”,问道“号啕大哭”时,只能回答“因为伤心,哭的很大声”,“快马加鞭”便成了“已经骑了很好的马,还一直用鞭子抽打让马快跑”……
尤其是当儿子问我“三长两短”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道意思。只知道平时在句子里用过,比如: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娘可怎么活啊!三长两短在这句子里意思是出意外,但是为什么是三长两短呢,完全不知道。
于是赶紧翻看儿子的那本书,发现书里也只是说了它的引申含义,本意是什么仍然不知道。《辞海》等字典又不在家里,只好在百度上查阅。
原来“三长两短”一说是和棺木有关的。棺木是由六片木材拼凑而成,棺盖及棺底分别俗称天与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后两块分别叫彩头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合计共是四长两短。但棺盖是人死后才盖上的,所以只称“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后来再加入意外、灾祸等意思。
而另一说与欧冶子所铸的五把剑有关。《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磐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其中胜邪和鱼肠乃短剑,另三把乃长剑。这三长两短五把剑,锋利无比,一般人遭遇到这五把剑就有性命之忧,所以后世把各种危及人生命的风险称为三长两短。不过都有些牵强。最可信的是"三长"指三柱香,"两短"指两支蜡烛,活人是不受这些东西的。需要用到香烛的八成是死了。
看完了百度的解释,我终于明白三长两短的来历。隐约记得好像在那本书中曾经见过,但是竟然忘的一干二净。
虽然给儿子查了资料,告诉了他正确答案,但是心里却明白,如果没有百度,儿子的问题便没办法回答。
终于明白那句“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己肚里没点墨水,以后连跟儿子交流都困难了。看来以后要好好读书了,不然真的就成了文明的“文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