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
恐惧会害怕,愤怒会变勇敢。
做一个产品要么使人能够抵御恐惧,要么让人愉悦到爆。
梁宁的这一讲结合人的底层情绪,分析了产品机会点,如下图示:
创业者在开始做产品的时候,以这个思路进行思考和分析,可以突破层层迷雾。
痛点是恐惧
得到app和教育培训机构都是以痛点作为切入点的产品。抓住了人们对知识的焦虑,也就是对生存的恐惧。我们害怕失去生存的竞争力,害怕孩子在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被淘汰,所以期望通过这些产品能抵御恐惧。
得到app作为成年人典型的知识服务产品可以让我们减少恐惧,至少可以得到心理安慰。
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学生典型的知识服务产品,通过培训使学生成绩得到提升,可以缓解家长和学生的焦虑。
一直以来,我对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都是相当排斥的,认为这些培训机构偏离了教育轨道,更是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所以儿子从小学到初中,从来都没有上过这类培训班。
原以为我会坚持初衷,希望儿子在学校环境中自然成长,不必要去承受太大的压力。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自从儿子考上省重点高中以后,切切实实感受到周围巨大的竞争压力:
- 高中刚开学竟然有的同学某些课程已经学完。
- 第一学期刚过半有些班级高中课程都讲得差不多了。
- 老师说现在讲课不能太简单,因为很多同学都已经学过了。
在教育培训机构、家庭和学校各方“共同努力”创造的这种环境下,苦了像我儿子这种从来不培训的娃,唯有感叹现在教育的日新月异。
虽然我心存不满,觉得这种教育方式违背了“为学生减负”和“素质教育”的宗旨,但最终还是没能扛住内心的恐惧,儿子也“顺利”开始了培训之旅。
先抛开教育的本质,回到产品中来:正是因为心里“怕”,所以这些产品都是成功的产品,它们抓住了“痛点”。不过我还是得澄清一下:
表面上看来成功的产品是否能产生积极正面的社会影响,需要当提别论。
爽点是即时满足
现在的大多数产品,会把爽点作为切入点。如摩拜单车、饿了么外卖平台、以及我们曾自以为豪的24小时智能快递柜等等。
首先看看摩拜单车。你每天上下班坐地铁,如果地铁口离公司或者离家还有一段不近又不远的距离,出了地铁口看到一辆摩拜单车,扫码就可以骑走,大大减少了去公司或者回家的时间,我们会感觉很爽,得到了即时满足。
摩拜单车的确解决了周边出行一公里的问题,最后一公里不是痛点,而是爽点。
但是如果扫了几辆单车都提示无法开锁,那感觉也是相当糟糕的,所以产品本身也需要有很强的质量属性。
其次看看饿了么。到了吃饭时间,但手头的工作还没做完,出去吃饭可能也会打断正形成的工作思路。这时候拿起手机点开饿了么app,几分钟点了外卖,然后继续工作。工作刚做完,可口的外卖也到了,这时候你是不是会感觉很爽?
24小时智能快递柜也是如此,用户什么时候到家都可以通过取件码或者微信扫一扫,快速取到快件,获得了即时满足,这就是一种“爽”的感觉。
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
2010年1月27日,在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主题为“Come See Our Latest Creation.”苹果发布会,看过发布会视频的朋友应该有印象:产品大神史蒂夫.乔布斯,坐在黑色的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单手或双手拿着iPAD,用手指轻轻拨划着屏幕,时而浏览新闻,时而观看视频,很具画面感的一个生活场景。这样的生活方式现在已经渗透到许许多多的家庭中了。
iPAD是一个典型通过痒点作为切入点的产品。乔布斯在发布会构建的这个轻松而又悠闲的场景,成了人们期待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iPAD成功了。
谁提供了产品的机会
梁宁说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的机会。但更深入一层思考,谁给了产品这个机会?是最终的用户吗?
我的观点是“客户”而不是“用户”。也就是说,是决定购买这个产品的人,而这个人未必是最终使用产品的用户。
前面文章中提到过我的观点,基于角色、目标、场景设计的产品多数情况下是为了集体人格设计的,我理解多数ToB的产品都是这种类型。
ToB类产品为集体人格设计,很难满足最终用户的情绪要求。因为它主要是为组织协同和效率服务的,很可能无法让最终用户爽得起来,也无法抵御他们的恐惧。以指纹打卡机为例,最终使用打卡机的用户是公司员工,不是老板。而我们公司要求一天要打四次卡,早晚上下班各一次,中午上下班各一次。没有员工因为一天打四次卡感到满足,甚至中午打卡时心里可能还会不爽,当然这也跟公司制度有关。但至少打卡机没有给员工带来爽的感觉,这就是反人性的。因为这不是基于信任的管理,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崇尚“自由”的90后或00后。
但指纹打卡机是不是一个好产品呢?我认为是的,因为老板从满满的打卡数据里面好像看到了员工的努力,也许一种掌控的满足感油然而生,解决了老板的“焦虑”,毕竟多数老板还是无法放任自由。这里老板是客户,不是最终使用产品的用户,但是他是决定购买产品的人。
类似的产品有很多,譬如梁宁提到的钉钉、复杂的项目管理工具等,只要是约束员工自然行为的工具都属于这种类型。
基于ToC的产品,目标应该做到“自然”。也就是以人的情绪为最终的判断标准,能抵御人的恐惧,或者让人爽到爆。这类产品是由自我情绪驱动主动购买或者使用的,譬如得到app、微信、印象笔记、智能快递柜等等。这些产品购买者或愿意主动使用者就是最终用户。
痛点、爽点、痒点也是可以并存的,不是说一定只是满足了某个用户的某一个点。如智能快递柜就同时解决了快递员的“痛点”和“爽点”,也满足了收件人的“爽点”。
痛点是基础功能,爽点和痒点是增值功能。就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要先解决温饱,现在则是有条件去追求享受一样。在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痛点的机会可能慢慢变少,而痒点、爽点的机会可能会更大。从抖音、火山视频等各种火爆现象也可以窥见一斑。
所以,痛点、爽点、痒点都是产品的机会。如果前面一定要加上定语的话,那就是“客户”,而不是“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