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六一儿童节了,在这个节日里兴奋的除了要精心准备节目和准备收礼物的孩子们,剩下的莫过于各类培训、辅导班的商家们。
其实以前我习惯称他们为老师,经过这些年和形形色色的辅导班打交道,尤其自己也从事了销售类职业,对里面的套路也是轻车熟路以后就更习惯成"商家"。
讲真我不是鸡娃的妈妈,但因为小时有很多兴趣总想学,在父母没被满足觉得遗憾,所以在孩子这边,本着他想上的就报课,前前后后大大小小,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也是报了不少。
好多人经常问我,报的课有没有用?我特别诚实的告诉,除了肉眼可见明显变化的,其他真没法告诉你有用还是没用,因为本来每个人对"有用"的标准我不同。
孩子有一个体能课,因为我觉得他缺乏锻炼,性格安静沉稳类的,所以特别想要他能多运动一下。在我眼中这个体能课真有用,上一节课双腿蹦还上不高台,下堂课就可以轻松过。结果有一天和朋友说起,他家孩子属于活泼类的,我和他说这个课有用,他当即表示"蹦蹦跳跳这东西有么用呢?浪费钱!"哈哈,彼之敝草,吾之珍宝!
其实和商家沟通的过程,父母也就大概了解课程内容、课时和价格,知道一下行业、公司、个人认知,剩下其他时间就是发现你的焦虑点、打消你顾虑同时给你希望,最后让你掏钱的过程。
可能有人问了,知道是套路,是不是就不需要报课了呢?其实也不是,比如我,销售一开口,就能知道这是销售流程中的哪一步,也没阻止我掏钱。主要是孩子喜欢,能力范围内就可以。销售是职业,用自己的专业来打动客户是敬业的体现,再说产品是我需要和喜欢的就可以了。
今年家庭财务危机,力不从心,感觉要把钱用在刀刃上,所以和孩子商量了一下,把那些要到期的课程停一停,如果真喜欢,有可能当成一辈子的兴趣爱好甚至事业,一生那么长,那其实现在少学一年半载的不影响什么的。孩子也表示理解,毕竟我们是一家人,互相理解很容易。
结果烦恼来自各家机构,因为一直上了好久,不续了,有那么几家就开启了狂轰滥炸,微信电话同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从开始的优惠券到期,到后来的赠课停,然后就是谈感情,再后面就是告诉你孩子多么有潜力,未来可能多么优秀,做父母的不论怎么样都要优先考虑孩子教育,最后就是又告诉你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放弃是父母放弃,给你个道德枷锁戴上,让你觉得自己不给孩子续今年的课程,从此以后孩子就永无翻身之日了,他将来不成才,都是做父母的不坚持,不支持,没做正确的决定。
试问有几个当父母的能承受这一系列的锅轮番砸过来?讲真,我如果能力允许,他们不用费这口水,我就自动续费了,真是受不了他们一天三遍的灵魂拷问,听上去我就是个极其自私,毫无远虑的妈妈。
不过经过这几家不同机构的类似轰炸,我忽然就开始思考了一个问题,父母们的焦虑到底是哪来的?你说高中孩子的父母焦虑还说的过去,毕竟马上面临高考。那小学父母焦虑的什么劲啊,这个焦虑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
除了客观存在的高考制度,其他就是对自我认知的不自信,加上这些机构的推波助澜,哇塞哇塞~焦虑之浪波涛汹涌!
对自我认知清楚、内在自信父母会不焦虑,可是父母自身的环境条件也在变,也不能保证他们内心一直稳定,如何破?如何拥有一对不焦虑的父母?果然投胎是个技术活儿……
胡思乱想完,还是去修炼强大的内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