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去过台湾,但是我相信不仅是我,太多人的人受过台湾文化的影响,台湾的影视,台湾的音乐,以及台湾的那一代,旧中国。
我和白先勇先生,是有过一面之缘的,当年在北大,他在台上我在台下。当时他讲台湾的白色恐怖时代,而今翻出一本《台北人》来读,读出了一丝感伤,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老国家,故国,故人的那一刹那的芳华。
翻开书,题记就像一个柔弱的贴在你胸口的创伤“纪念先父母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我其实越来越不善于去描写感伤,不知从何写起,个人的苦痛,情感的分崩离析,国家的历史的灾难,仿佛都离我远去了。其实在某一个角度来说,能够真正做一个局外人,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台北人》是一部短篇小说合集,细细读来,把我突然带回了离我并不遥远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恰恰是历史的断层。我们读历史,看故事,都看的是故事的开端和故事的意义与结尾,但实际上,故事的结尾,后面,还有生活。
可以说,最初去台湾的那一代,带走了旧中国。无论你怎么想旧中国,是腐朽的,黑暗的,剥削人民的,可是在我读到的旧中国了,除了那些,也还有我们这个老国家,残留的温良恭俭让。
想起木心先生的诗,“从前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一直在寻找一些旧的东西,放眼世界,在欧洲找到了茨威格,在美洲找到了海明威,也一直崇拜过文艺复兴以及大师辈出又忧患重重的二十世纪。可是看完《台北人》才猛然惊醒回头看了看我们这个如此精致的老国家。曾经度以苦难,焕以光华。
我们这个老国家的气质,不是显而易见的标语,不是矇昧大众的宣传,而是沉淀在茶米油盐间,不经意的,散落出来的忠贞。上溯可以到春秋百家,魏晋名士,近可到唐诗宋词,民国大师。死亡只是一个人的消失,消亡却是一个民族的空洞。
突然我想用旧中国,救中国了。其实世界的真理,一直是需要去辩证的看待的。而人们怀念的也总是逝去的。了断了忠孝仁义礼智信,断绝了温良恭俭让,剩下的东西,我单单只在精神上,也早已寸草不生。
也许是我们通讯太发达,也许是我们选择足够多,爱一个人和爱一个国家是一样的,当人性本源没有变的时候,外界引导变了,我们就变了。不再爱一个人过一生,也不在如此笃定爱着我们的老国家。
如果有机会,还是想去台北走一走,感受一下大陆的那头,唱一唱亚细亚的孤儿,喝一杯我们同宗同源的酒。而你知道哪些《台北人》都不是“台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