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市场营销下的次生品
新一波流行热潮中,清奇的情节让《摆渡人》这本书脱颖而出,被拍成了电影,被追捧成了畅销。
每逢百无聊赖时候,就去啃书,像《红楼梦》这样的“家常便饭”,适合修身养性;全书一百二十回刚刚三十回,就觉得略显腻味,偶然读到《摆渡人》,鬼魅的插画顿时引起我的好奇,如饥似渴熬夜,花了两天的“业余时间”急不可待的读到了结局,并没有想像的转折有趣。
嗨。”
她也轻声回了一句,嘴唇颤抖着露出了微笑,“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命运轮回,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犹如中国的古老的爱情一样,克莱尔.麦克福尔的《摆渡人》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
故事的是不免落入俗套的一见钟情,仔细品味情节,有些寡淡:除了男女主人公,没有任何该经历的男二号、或者女二号争夺的戏码,看完即可,对于复杂的人生大餐,无关痛痒的剧情,甚是没劲。
这份快餐,吃了也就算了,全当方便面一样,换换口味。
02 吸粉的灵魂荒原
对于那个未知的死亡以后的世界,大多数人有些恐惧,一边跟这作者的思路,路过未知,一边狐疑它的真实度。
15岁的迪伦死亡时还是纯洁的处女,因为她的善良和单纯,这样的灵魂万里挑一。与作为灵魂摆渡者的崔斯坦相爱了。
对于这样纯净的灵魂,这份纯净有些封建,难道不是处女就不纯洁了?作者这份偏见处理过度了。
相比《聊斋志异》中《聂小倩》,人鬼之恋却更有滋味:15岁去世的小倩,因为善良而有所为有所不为,委身宁采臣报答再生之恩情,二人互生情愫结为夫妻。
灵魂在度过荒原、山谷、湖泊以后到达了‘另一边’,算是一个成功的完结。
摆渡人以灵魂乐于接受的形象出现,引导灵魂逃避魔鬼的纠缠,去到一个理想的地方,等待与人世的家人团聚。
迪伦越过到理想之地,没有等到崔斯坦,便重新度过荒原,不顾一切与他在一起,她最终还阳,崔斯坦转化成人,终成眷属。
原谅我用了很多中国词汇来记录这本书,因为对比我国的爱情小说,这本译文视乎不够贴切,不够百转千回。
如果这样的灵魂之路经历的惊险,跟我国《喻世名言》里的《范巨卿鸡黍死生交》故事相比,没有教育意义可言,看过除了转译成中文的“崔斯坦”这三个字,它们来自类试中国名字的好感,通通忘记,所剩无几。
03 关于死后的世界
有科学家实验表明:死亡以后的尸体比活着的人体轻0.2mg(除去流失的排泄物),那么这应该是灵魂的重量。
灵魂出窍之后,会像黑夜里的“手机党”,注视着那一点亮光,漠然前行?
这样的想象力视乎局限,再也不敢出门,碰见晚归的低头族,与黑暗处,定贵吓得半死。
碎片化的时代,速食快餐越来越受欢迎,大快朵颐之后,留给脑回路的文字寥寥无几。
备注:
1.打分(5分制):3.0
2.作者:克莱尔.麦克福尔
3.是否值得在读:不值得
4.一句话点评:网路时代的次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