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些日子,并不是心血来潮的想要购买几本感兴趣的书,购买之前,就已经归置好大概的价位和购买书籍的本数。
恰好正逢网上书店打折,就在本想购买的书籍之上多挑了几本,刚好满足了满减的优惠,但是价位却超出了心理的定位。
按理说,这件事非常好处理。
第一,购买你所需要的图书,其他的一概不沾,实在想买,等到缓冲区过去再进行购置。
第二,购买你所需要和额外添置的书籍,在其他方面开源节流,以满足这个空缺。
然而并没有像上文所说的进行处理,却进行了冗长的货比三家的做法。这个问题的来源是:在满减优惠和额外出现的图书使得价位超出了心理价位。
挑选了比较普遍的三家网上书城进行挑选,购置了相同的书籍,出入略有减一本或者加一本。
按理说,此事进行到这一步的决策应该是:挑选价位最低是此刻最优的。
遗憾的是,出现价位低的往往是减少了本书。
我的决策是,都添加进了购物车。内心的想法是等待缓冲区。
更遗憾的是事情并没有按照预期的进行,搁置的这段时间,我在想,要是已经购置了,现在此刻,正拜读喜欢的非虚构类书籍吧,你那么强调输入输出,此刻正应该是你输入的吧。于是,还是打开了,三家网上书城的购物车,又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心理中意的那家书城,某本书断货了。
好吧,再度搁置。
另一天后,满减优惠的调整,再度调整购书清单。
之前的事,让我搞的心有点烦,这次的决策,选择了一家网上平台,满足满减优惠,挑选当初的购书清单,进行了额外的添置书籍,疯狂下单。不假思索,因为此刻在的脑海中闪出的观点是:连购书都这么斤斤计较,你能成什么事。
这件事就算结束了。
对比初次和现在的最后结果。1. 书单多了几本,而且并不是特别想要,是购书中衍生出来的。2. 购书的价位,远远超出了心理价位,甚至比第一次都高一大截。
事后,我在思考,决策中出了什么问题?
2
恰逢正在研习《决策与判断》一书。
决策和判断
决策至少包含以下原则中的一条:
- 有序性:对任意两个备选方案进行比较,会偏好其中一个
- 占优性:某项策略在某方面或者各方面比另一项策略好
- 相消性:如果两个有风险的备选方案所可能产生的结果中包含了某些完全相同且具有相同概率的结果。
- 可传递性:A比B好,B比C好,那A肯定比C好
- 连续型:对于一组结果,如果出现最好结果的概率非常大,决策者总是偏好在最好和最坏的结果中进行,而不是选择一个中间值。
- 恒定性:决策者不会受备选方案的表现形式的影响
以上理论只是形式上的“期望效用理论”,具体的实际机理进行操作,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在做决策时,追求的是满意而不是最优。满意是指,这个方案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即使这个方案并不是理想化或最优化。
反观购书的行为,并没有达到形式上的“满意”也没达到形式上的“最优”。
大脑的思维极其复杂,分散化的组织形式,大脑的思考并不是会有意识的选择最佳的操作,依赖于决策者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眼见等.
所以,有必要可视化操作,帮助大脑梳理化知识。
矩阵化决策模型:样式如下:
决策的维度最好选择单一形式,比如价位,三种选择下,就选择价位最低的。比如书单,选择书单最想要的。
决策的维度如果更多,还是会出现较难决策的境况。
比如:以下这个挑选求职者的决策维度,作为决策人,你的标准是:如果才智相差不超过10分,选择更有经验的;如果两人的才智差距10分,那么选择更有才智的。
按照这两个维度进行选择:A和B之间选择B,B和C之间选择C,然而A与C之间应该选择A。于是出现了难以决策的境况。
这样可视化操作下,思考的成分增多,梳理清晰,也就可以避免上述最好的即不满意,又不最优。
当然这个思考模型不一定完全正确,是对事件进行了简化操作。
甚至决策人的变化,会使的这并不是个决策问题。
对的,这属于你的“灯”亮着。
3
世界越来越复杂。
经济学家爱拿铅笔说事,一枝铅笔看似简单,但如果你仔细想想,其中的石墨铅芯,木质外壳,笔头和橡皮擦,从最初级的原材料提取到加工组装。中间经历过许多的环节,没有任何一个人掌握全套“手艺”。
哈耶克告诉我们,这是市场的力量。知识其实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在人群之中,是市场把人们组织起来分工协作。如果有人像拥有全部的知识,试图去总揽全局,那他只能帮倒忙。
现代社会比传统铅笔制造所面临的局面还要复杂。
思考的维度也越来越复杂,世界越来越不容易理解,每一个人都在迎接思想上的挑战。
最近看到比较发人深省的话是:“这是个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时代”。
所以,我们强调不断的读书,深度思考,精进思维。
4
深度思考,做一个复杂世界的“智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