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终于不堵了,街上店铺关门了,写字楼的格子间清空了……
住宅楼里,乡村田舍,人员密度骤然增加,家庭成员之间互动频繁,加上三杯两盏淡酒,碰撞出各种火花,或绚丽如烟花,或火爆如鞭炮。
过年,真是对家庭幸福程度的终极考验,幸福人家过的是团团圆圆的节。不幸门户渡的是完完全全的劫。
鞭炮鸣响,对联上门,斟酒入杯,饺子下锅。
幸福的人家,主菜是关爱,理解和包容。
不幸的门户端上桌的是银子,规矩和体面。
书到用时方恨少,银子更是。除了柴米油盐,过年更有亲戚往来,各路打点。往往是发年终奖时觉得自己算是连年有余了,过完年才发现只能算连年有鱼。
即使这样,幸福的家庭懂得每一个赚钱的人都已经尽了力,每一个铜板里都是辛苦。不幸的家庭为了银子争吵,除了摔坏些物什也不见得来年能有更多银子进账。
西洋女人德拉过节前反复数着手里的屈指可数的铜板,没有抱怨丈夫赚钱无能,而是千方百计的想要给丈夫一份像样的礼物以慰劳他一年的辛苦。她最终卖掉了一头美丽的长发,给丈夫的金表配了一条精致的表链,可是,丈夫却为了给她买一套向往已久的发梳卖掉了金表。他们不约而同的卖掉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要给对方买一件心头爱,而对方却用不上了。即使这样,两个相爱的人却依然收到了对方浓浓的爱意,过了一个最幸福的节日。
每个家庭都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幸福的家庭,规矩是活的,是与关爱一体的,目的是让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不得言行放肆,侵犯他人的自尊和领地,让家庭中的每一个人能得到充分的爱与尊重。
不幸的家庭,规矩是为保障某一方甚至维护某一人的特权制定的,为的是达到控制甚至压制其他家庭成员的目的。有些专制家长,借着过年,拉紧风筝线把在外飘的子女媳妇都收回来,再搬出规矩来检验一下自己的权威是否还在,况且,年节里各路长辈聚在一起,正好结成统一战线,360度无死角向不听话的小辈施压,收效才好。
《新结婚时代》里的何建国的家庭就是这样的规矩。儿子跳出农门留在北京,又娶了北京的姑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按老家的规矩生活,建国爹有心要教导总是插不进手去,于是十二道金牌催逼着小夫妻回家过年,合整个何家庄之力替建国调教媳妇。建国果然不敢违背何家庄的规矩,在众乡亲面前大声吆喝着发高烧的媳妇侍侯全家人吃喝,看着优裕环境里长大的城里姑娘像个乡下小媳妇一样低眉顺眼的忙里忙外,整个老何家的老少爷们都觉得格外扬眉吐气。
同样是带着城里娇妻回家过年。有位姑娘就无比自豪的说起自己的凤凰男父亲———超级有自信的军官。因为妻子实在无法忍受农村的猪圈式厕所,这位被村民们崇拜的英雄人物就端了尿盆给妻子在屋里解决,小姑子寒酸带刺的给哥哥进谏:男人侍侯女人小便,哪有这样的规矩。这个哥哥把便盆往妹妹手里一塞:既没有这样的规矩,就由你来侍侯嫂子吧!
死守规矩的何建国的日子过的七疮八孔,给予妻子足够的爱与尊重的部队男,却一生家庭幸福。
体面是个好东西,人要脸树要皮,正因为人人要体面才要不停的奋发图强,一路向上。但幸福的家庭都懂得,第一,面子永远没有里子重要,第二,自己的体面凭自己的本事挣,不需要压榨他人。
清朝的京漂蒋士铨在春运大潮中赶回家,蒋母迎过去: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并不看回家开的是什么车,行囊里带了些什么礼物,先看看儿子气色精神如何。不问薪水是否上涨,官位有无晋升,今年是否脱单,是否生育二胎,先问在外是否辛苦。有这样一位母亲掌管家事,蒋士铨的这个春节一定不会冷。
比比蒋母,有多少人为了儿女期末成绩没考好,不能替自己挣面子就要棍棒教子的?!且看看自己又有多少成绩能光耀门楣,荫及子孙?
有多少父母因为儿子女儿大龄未婚而焦虑不安,觉得伤了自己的体面的,想想他们远离父母,孤身漂泊在外,一年忙碌身心疲惫,况且儿女能独立自主独当一面也是父母的骄傲了,又何必雪上加霜催逼婚事呢!
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把银子,规矩,体面收起来,换上爱,理解和包容,家家户户都过一个祥和快乐的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