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束罗马暴走之行,回到自己的房间,补上3小时的睡眠。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我不喜欢旅行。
并非是夜景不够绚烂,延续千年的宏伟建筑不够震撼,也不是异域的美食不够有滋味(其实令人失望),只是与投入的时间和金钱相比,不划算。
就像是音乐会,身临其境的感染力,自然远胜过用耳机聆听。可是让我穿上正装,坐上一小时地铁,已经是我所愿意付出的极限了,这还没算上并不便宜的票价。如果要我坐上飞机,去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听音乐会?哪怕是Heifetz再世,也无法打动我。
旅行实在是太不“节能”了。
壮观的古建筑,博物馆的绝世藏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从网上、从书中可以获得我所想要的一切信息。亲眼见过的那份喜悦,对于我个人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摩肩接踵的景区,一刻不停地奔走,时而停下拍照,忍受着密集人群带来的不适感。另外,作为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在罗马也无法体会那份宗教的神圣感。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充足的金钱,我并不讨厌旅行。只不过,我不是那种能从旅行中获得无上快乐的人(我好像很难从任何事情上获得很高程度的喜悦)。我难以理解那种“转换心情”“净化心灵”的说法。人类从食不果腹的境地中走出,才有多少个年头?即便是现在,又有多少人依然忍受着贫穷与饥饿。难道生活本身还不够艰辛吗?怎么会有人觉得生活无趣。如果感到倦怠,就去跑步,体会那力竭之后的痛苦;就去接一盆水,把脸埋进去屏气,体会那窒息边缘的求生欲望。然后就能发现,安心地躺着自己的床上,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并不是旅行不好,而是旅行太奢侈了。
2
在罗马,通过我个人完全不严谨的,肉眼取样的调查表明:两人及以上的旅行团体,至少包含一名女性。
组成类别包括且不限于:情侣,三(多)口之家,夕阳红,旅行团,纯青年女性。
我和我的小伙伴的二人青年男性组合不包含在内。
我讨厌罗马^_^。
3
热门景点需要门票,买门票需要排队,热门景点游客很多——于是会有人想找不排队的方法,也会有人提供不排队的服务。
在罗马的各个景点外面,有着众多兜售免排队服务的人。显而易见,这些人实质上就是景区的工作人员。以两倍、三倍于标准门票价格的金钱,换取排队时间,在我看来,倒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充分利用了价格歧视。作为一名没什么的钱的学生,我自然没有额外的预算,去换取我那并不那么宝贵的时间。
斗兽场联票12€,排队时第一个人向我开价30€,后面降到25€。
梵蒂冈博物馆票价16€,学生票8€;开价60€,学生票48€。这个涨价就有点狠了。
圣伯多禄大殿,免费;开价16€。这位小哥上来一问“Japan?”,二问“Korea?”,三问才提到正确答案“China?”,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总结一下,想省钱就排队,想省时间就直接买高价入场券。最傻的是排队排了一半,再去走“绿色通道”,前面的时间都白费了。另外,似乎有官方的预约票,票价似乎介于前面两者之间。旅行之前,做好功课是必须的。
4
“在许愿池投下了希望。”
在Trevi Fountain投下了一枚2€硬币。
没有许愿。如果一定要说当时我在想什么,那我脑海中浮现的是:许一个“允许我延迟许愿”的愿望吧。
想到了高中那次著名的无故微笑,我的同桌果然上钩,问我“在笑什么”,我回答“如果我莫名其妙突然笑起来,你一定会问我,然后我这么回答之后,你一定很无语”。于是他确实很无语^_^。
5
关于吃。
意面没我自己做的好吃。披萨没国内的好吃。
以上。
6
欧洲的鸟一点不怕人,各种悠闲地在地上乱走。在一家餐厅吃午饭时,坐在门口的位置,小鸟直接飞到旁边店家展示的餐盘上,力道之大,几乎让盘子掉落。
有时候还是挺羡慕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的。和平。为什么要争斗呢?人与自然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也如此。
可我更记得“农夫与蛇”的故事。
罗马随处可见的装甲车,荷枪实弹的军人,不知是在讽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