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璀在《人人都需要的人生管理术》的课程里面提到,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是认知差异;猫叔把这句话说得更直白一些,很多事情,并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不知道。
刚开始听到崔璀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有点惊讶,现在细想确实如此,身边就有很多事例。
就拿外在形象这件事来说,有些人很注重外形,化妆打扮、穿衣搭配样样考究,而且总是乐此不彼。有些人却觉得外在形象没有那么重要,甚至觉得奇怪,Ta干嘛那么注重表面的东西呢。有次,一个美女朋友跟我聊起来,说她一直都很注重外在形象,也一直被他们公司的同事称为美女培训师,这给她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她说她的妈妈,就是一个形象颇好的女子,所以她从小就知道好的好的外在形象所能带来的益处,后面更有体会,这个益处包括自我认可、Ta人的礼遇、更好的人际关系。
再说说买房这件事。前几年自己刚毕业,还没有想到买房的事情,当然也有另一种想法,不想被高额的房价绑住。周围的同事时不时会跟我提起,可以考虑到哪买房了,身边的同学朋友也有来劝的。一看,这些劝我买房的,全都是已经买了房的人。他们劝我买房,是因为他们已经体会到了买房的好处,知道月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反而随着时间越觉轻松。当时有个同学,毕业两年准备买房,手上只有十几万,但是首付就需要60多万。他们东拼西凑地把房子买下来了,并且在次年,就把借来的首付都还完了。再过两年,他们又投资了一套房产。所以对于买房常有两派观点,买了房的总觉得买了房好,甚至会想买更多的房,没有买房的总觉得买房难。很多时候,阻碍你买房的并不是你手中的金钱,而是你的认知。
工作中也是这样,有些人打工,完全就把自己当做打工者。如果手头事情多一些,就开始懈怠或抱怨,认为是老板在坑他。有些人给老板打工的同时也在给自己打工,认为事情多,是对自己的考验,是自己能力的积累,所以能把任务完成得很好。前者可能会觉得后者傻,后者会觉得前者看不穿。
那么怎样才能刷新自己的认知呢?首先是阅读,《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里提到,阅读100本优质的专业类书籍,相当于有了人们3000年的积累,且不说3000年积累,多阅读刷新认知是不可否认的。其次是多听牛人的分享。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听牛人分享也变得非常容易,得到上的专栏、十点读书上的课程等,都是非常好的资源。再次,去见牛人。这也是猫叔等是很多牛人的共识。听他们的分享和见到他们人是很不一样的,他们面对面传给你的能量会比只是听他们的分享,看他们的书籍要强烈得多。
分享以上方法,也以此自勉,都在刷新自我认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