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数据显示,2018年很多初创公司倒闭的倒闭,收购的收购,全行业新增职位指数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面对目前不确定的大环境,似乎每个人都在慌,在职的担心企业精减人员,刚毕业的又担心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可以说整个行业进入寒冬季。
2018年年底,我去图书馆参加了一个读书会的周年Party,几位分享嘉宾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LuLu大咖分享的内容——如何应对不确定的未来,LuLu演讲中提到“在变化面前,要像狼一样保护冷静”,其次开始进化成长,最后才能成为强大的新物种。在我理解看来,这个“进化”就是对自己“精进”的修炼过程,提到通过精进增值自己,可能又会有人开始担扰:我既没有天赋,学识也不高,经验又不足,该如何精进?如何修炼自己呢?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这本书给出了答案。本书的作者是知乎知名答主——采铜,他的较真和理想主仪获得了不少人点赞,他是知乎第41161号用户,贡献超过千个回答,获得超过50万个赞同,被公认为“知乎精神”的代表者之一,是众多“大神”中之一。他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这本书中选取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这七个影响人生成长的关键词,并针对些关键词提供了反得磨炼的的精进路径,帮助你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让普通人也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厉害的人。
1、建立平衡时间观,提高时间使用效率
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方式和态度也不一样,有的人荒废度日,有的人争分夺秒,有的人面对时间很茫然,有的人觉得时间可贵……采铜在书中提到:“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瑞典心理学家林德沃提出具有平衡视角的人,应该囊括“过去”和“未来”的包容性,活在当下,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时间管理效率并不说你在半小时内,刷了一遍朋友圈,看了多少篇软文,偶尔被打了鸡蛋血,还上网购买了几件衣服,收到后却不是自己喜欢的款式。真正的时间管理效效是选择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那该如何评价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呢?采铜提出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收益值”。就是指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所带来的收益大小,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二是“收益半衰期”。是指做这件事情的收益随着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作者提倡:少做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多做高收益值 、长半衰期的事情。
2、发现第三种选择,工作和个人兴趣爱好也能协调共处。
工作就是苦差事吗?爱好就只是消遣吗?很多人没有发现二者的关联性,常常把工作和爱好割裂开来。采铜提出的“特性改造”思维框架,把对一件事情的“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这样可以让你的热爱更加有持续性,甚至把爱好变成事业的前提。也就是发现第三种选择,让你的爱好为工作服务。比如,你的爱好是思维导图,那么你可以在汇报工作或会议时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表达,这样既可以突显你的创新,也流露出你的才能,引起领导和同事的关注,这样你的工作和爱好也能很好的调和。
3、克服拖延症最好的办法就是“即刻行动”
合上书,闭上双眼,回想一下,自己一直想去做却没有去做的事情有哪些?为什么还没开始?估计很多人会说:等我有时间了,或等我上完这个课程,看完这本书,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就开始做。可是却一直都在准备中,这就是拖延症,是我们在精进路上都极有可能遇到的绊脚石。
事实上,我们永远无法做足准备,因为事情总有我们未能顾及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总有我们能力的短板,总有我们未搜罗完全的信息。我们不能这样一直准备下去,只要你做出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视野才更开阔。书中对战胜拖延症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即刻行动。因为“一件看上去得杂的事,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不管怎样,只要开始就好。”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4、技能是学习的终点,我们应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操练
如果我们学习只是为了考试,为了把答案默在试卷上,那么,这个知识仍然是躺在书本上的东西,只有把它当成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的知识才是学习的终点,因此,采铜提倡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操练。
那如何操练法呢?采铜在书中提了三种方法来进行知识操练:一是写作式操练。写作可以对知识重构,需要缜密的思维,清晰的表达和翔实的依据;二是游戏性操练。就像游戏中“假装相信”,完全投入其中,乃至扮演其中的角色,沉浸在这个世界里,遵守这个世界规则,主动维护这个世界秩序;三是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5、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我们正统的教育思维模式习惯于把一个大的东西分解为小的东西再把小的东西进行细分,这种分解性思维把一件事物的整体特征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潜在关联都完全被忽视了。采铜老师认为只有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把这些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变成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的思维模型,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也就是,我们要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新的发现。
我们的大脑承载了太多信息,采铜老师提到大脑需要“断舍离”,也就是简化思维,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等,因此要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但简洁并不是简单,不是乏味的简洁,不是要求一味地删减,而是某种合理的“适度”。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入了解找到正好的“点”,可以映射出最多的内涵,才是简洁。比如,把任何不必要的东西去掉,把丰富的信息浓缩并灌注进一个“小容器”中,找到共通的模式在现象间建立联结,并加以压缩归并。
6、不断优化“努力”方式,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我们不能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异将自己思想固化,因为一个人的大脑可以通过不断的思维锻炼来提升。我们应该将自己的眼光放在如何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有才能。那到底我们应该怎样努力,采取什么策略来投入自己时间和精力呢?又怎样有效地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投入呢?
“当我们资源能力不足时,要学会找到自身独特性,聚拢自身资源,专注做好一件事。”作者提出要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并专注在一个领域走到最后。因为人的才能发展是基于过往学习经验的积累,如果只是尝一下就停下来,很可能是一无所获,只有专注投入走到最后才会获得成功。可能有人又会问,如何广泛涉猎多个领域的知识呢?采用塔勒布的答案——杠铃策略,就是同时采取两种极端行动,一方面专注在一个既定的领域学习,另一方面拿出较小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总之,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跟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这是让你终身受益的方法。
7、成功不能复制,做一个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作者提出要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敢于突破种种局限,不断试错,形成自己的优势甚至是独特的知识资产。以现在自媒体发展为例,基本每个领域都有大咖,如果你还没有特别感兴趣的领域,那在选择什么领域时,就不要盲目跟风,看别人情感阅读量高就写情感,育儿类多人看也想去尝试,但如果你连孩子都还没有的话,讲出来的育儿经就难于信服,那该如何定位呢?之前看过一位自媒体写的是钓鱼领域部门的就很成功,因为这些比较独特的就真的比较少人去写,我想这就是自己独特的优势吧。当然,如果你找到一条别人都还没走过的路,只要你把这条路走完,你就赢了。
这是我第三次读这本书,每次读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是一本比较特别的书,它并不鸡汤书,也不是什么成功学,只是一本学习工具书。它有比较完整的思维框架,书中很多内容是采铜老师的经历以及对经历的思考,有心理学,也有不同学科,不同实践领域的经验和知识,需要读者自己结合自身实践去慢慢体会。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希望2019年我们一起精进,成为自已想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