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在简书写了几篇文章,每天还有零点几个的简书钻,要是上了一点儿几个,心里暗自的乐一把;要是上了成了两点几个,就忍不住的傻笑一阵。无意中打开排行榜看了看,瞬间被打击的体无完肤。
这是5月2日文章的总排行榜,第一名6千多,是我的不到1万倍吧。第二名、第三名,也有几千倍。嗯,哼,都还不到1万倍呢。很牛吗?
好吧,确实牛。牛的我,一天吃的东西,都化作了浓浓的叹息。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我承认,我们之间的水平是又差距的,而且差距不小。虽说我写的很流水账,如果有人不客气的话,估计会说——这都写的什么呀,屎一样的东西。可要说,有几千上万倍的差距,我不愿意认,也不服。
要说能力上的东西,这不好比较,短时间也跟不上,虽说长时间,也不一定能跟得上。可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东西,值得我学习呢?
先看排名第一的这篇文章《努力成长却无长进?你不是唯一的一个!》光看标题,就知道这是一篇干货文。打开一看,果然如此。通读下来,感觉有几点值得学习。
1.文章的标题起的好。
大家会不会打开这篇文章,首先看标题吸引不吸引人。大家在简书上写作,很多人都是奔着变现来的,这也是为什么会在简书上看到很多写如何变现或者分享变现心得的文章。毕竟这是大家共同的需求,是一大热点。
可是很快,大家就会发现,很多标题上写着变现之类的文章,其实阅读量也不是很高,而且看起来很多都千篇一律。看着看着,就没了劲头。
再看这篇文章的标题,努力了却没长进,这写的就是大家的现状。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受,如果是我,写了几十篇了,简书钻还只是个位数,看到这样的标题,我是会点进去看看的。
可是点进去之后呢,只稍微看几行,就知道这是不是自己想看的了。如果不是自己想看的,没有戳中要点,大家是不会看完的,也不会有什么点赞之类的。
这篇文章的阅读量,上了5千,这可不是一开始就有5千人读的。截至我现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看了一下,他的粉丝数是557个。这些人都会第一时间看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都是互相关注的。就比如说我吧,现在关注的有一百多个,会都看吗?很大一部分,虽然关注了,其实他们的文章,我一篇也没看过。相信关注我的也是如此。
这就要说到第二点了。
2.文章的内容,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刚看了几行,就感觉,说的真对。作者怎么说的,他说,经过反思,发现自己这段时间,一直是在展示区,而不是在学习区。当他看到知识付费的红利时,急于展示自己,急于的想要变现。这就把更多的精力消耗在了展示区,而不是学习区。
作者这样说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我们的真实写照。看看我自己,其实也时这样。想想看,我有好久没有认真的看过书了。这几天写的,都是在输出。这一直忙着输出,却没有时间输入,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3.长时间的积累。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只狗的故事,我翻了一下他的文章列表,最开始的一篇文章,是今年的2月4日,写的是读书笔记,接连好多篇,写的都是读书笔记。除了第一篇读书笔记有几十个,其他的,大多都是个位数甚至零点几个。差不多到了三月底四月初,才开始几十个上百个简书钻。也就是说,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才引起的质变。可是,有人又会说了,他也就写了两个多月,就能有几十上百个了,为社么我写的时间比他时间长,篇幅也比他多,为什么简书钻还是个位数?这就是第四点了。
4.文章的定位,又或者说文章的方向。
如果你细看的,一只狗的故事写的那些读书笔记,阅读量和点赞数都不多,简书钻也就是个位数。即便是写简书钻那几篇,也就几十个。可要我说,真正的质变,应该是4月9日,他写自己的简书之路这篇开始。因为这时候,他真的开始写自己了,写自己的收获,思考,总结……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文章的方向,但我看到了他文章的不一样,看到了他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