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历十五年》之前,黄仁宇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不过,书很好。
这样讲历史,让我感觉很舒服。浅陋地说一句,够客观。
他笔下的历史人物真实到底怎样,我除了知道一点海瑞以及戚继光,万历皇帝朱翊钧、张居正、申时行和李贽一点都不了解。所以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否客观,其实我是没有资格说的。
但是,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无完人,就算是伟大的人物,他也同样会犯错误,而且有时是大错误。作为一个正常人,最大的努力应该是少犯或避免犯错误。我认为作者对于上述的历史人物的叙述评价中,正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塑造的,所以我说够客观,就是这个意思。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海瑞的描述,说他是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僚”。其“古怪”应该是不合时宜,——或者说不同流合污。海瑞之所以“闻名于诸侯”,乃在于他的清廉与死诤,特别是后者,更是为他挣得一定的政治资本——当然,这样说有些不妥,不如说是一种机遇吧。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海瑞的清廉为官,我之前对他的了解也是仅此而已。
二十多年的政治生涯,到死连办丧葬的钱都不够,确实让人扼腕叹息。其实,海瑞与张居正一样,是有政治理想的人,他们上下求索终其一生,想要让帝国的面貌有所改变。无奈的是,从洪武皇帝轻武重文到万历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文官集团的日益庞大,这个建立在孔孟理论学说基础上的帝国,各种制度的施行不是以法律为前提,而是以道德伦理为根基,用内心的信念来约束自己外在的行为。然而能像海瑞这样严于律己的官员简直是凤毛麟角,再加上帝国的官员们并不团结,独树一帜孤身奋战的海瑞除了就任南直隶巡抚时,他颁布了“督抚条约”,简政图励,那短暂的八个月任期成为他政治人生中美好的回忆。
八个月后一个名叫戴凤翔的官员措词严厉地参劾了他,最终迫使海瑞辞职回乡,竟赋闲家居15年!一直到1585年,他才重新起用为南京右佥都御史。然而那时海瑞已是72岁高龄了。当时手握实权的张居正对海瑞的遭遇表示同情,但是他也认为海瑞其人过于轻率躁进而拒绝援之以手。这两个胸怀伟大抱负的人竟然无法共进退,实在是让人感觉遗憾。多年以后,当张居正死后被清算之时,却是海瑞复出之日。我感受到的,是历史的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