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离开,让我完成了失恋的必修课。那一本本日记本,像是自己交给自己的答卷。离开你,我学会与文字相处来释放情绪。邂逅文字,爱上书本,偶遇简书,渐渐让自己变成了一个有温度的女孩。如今,在我心里:文字,要来得比你踏实得多!
文字永远不会丢下谁,只有被谁丢下。文字的宿命,像极了我之于你的意义。虽然曾被欢喜,但终究要被丢下,甚至在某一天,被忘却。如果将文字比作男朋友,那我想,现在的我一定是个十足的“花心大萝卜”。因为爱上了很多文,才爱上了现在的自己。
今天,我只想讲一讲,你离开后,我与文字的故事。
01
微博就像百宝箱。你刚离开的那段日子,我每天刷微博,刷着那些直击心锁,令人心碎的情话。风格各异的爱情博主我关注了不知道有多少,类似这样矫情的微博,我不知转发过多少则。我看着别人的文字,体会着我的心情,也麻痹着自己。渐渐的,我竟然开始能写出一些很细腻的文字。渐渐的,我的微博里,少了一些转发,多了一些原创。微博,容许我将过去的自己还有情绪,都放在那里。
02
我有了更多需要倾诉的话题,不仅仅关乎爱情。微博相对来说,还是有一些局限性的。渐渐的,我也不太喜欢把自己的情绪暴露在社交平台。有一些文字,我只想写给自己看。于是,我买了一本日记本,后来又有了第二本,第三本……渐渐的,我洋洋洒洒,所有的情绪与感悟都跃然纸上。我习惯了以日记的方式与自己对话,也渐渐找回了藏在心底的那个自己。
03
我喜欢在某个相对慵懒的午后,翻看自己曾写过的文字。就像,去重新审视一下过去的自己。我翻出了那一本本日记,我发现:里面都是鸡毛蒜皮。无非:闺蜜,家人,朋友,生活琐碎……当然,最多的,还是他。我觉得那些文字很细腻,细腻到我都不相信那是我写出来的。我又觉得自己很狭隘,我的文字里,竟然满是鸡毛蒜皮。我觉得,于文字本身而言,不公平。于我的生命本身而言,更加不公平。
04
偶然间在公众号里看到一篇写哲学之于生命意义的文字。我爱上了哲学,尤其喜欢一些周国平写的哲学散文,当然还有哲学鼻祖马可奥勒留的作品。我在哲学里看到人生,人性还有宿命。也对自己的人生与生活中的人愈发宽容。我很喜欢一位简友的理论:读书从根本上是开启上帝视角。我想,哲学必定是与上帝对话的。因为文字,拥有上帝视角,就好像生命中有了上帝的帮助。
05
渐渐体会到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我是那种心思细腻的人,每次读完一些东西,我会有更加细腻独到的体悟。我的日记本里渐渐多了一些读书笔记。我开始喜欢听演讲,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使得文字生发于内心的力量更加深入。日记本里不再只是一些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多了一些想要透过文字而生发于内心的力量。渐渐的,新的文字铸就了一个新的自己。
06
有一位哲人曾说过:“人们所能理解的事物,也不过是与他内心本质相通的事物罢了。”这可能说明,我与文字是有渊源的,并且不断透过文字去找寻并且唤醒心底深处的那个自己。是文字,让我遇见了真的我。后来,生活里所有的惊喜,归根结底都是文字所赋予的。
07
很偶然的机会,我注册了简书。在我的名字后面竟生发出两个明晃晃的字眼:“作者”。从来没想过,这样一个自己,竟也能成为作者。后来,我看到有的作者名字后面是四个字:“签约作者”。我想,他们一定很厉害吧。不知在哪个当下,我竟然也想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我想读很多很多的文字,去很多很多的地方,听很多很多的故事,然后再写很多很多的文字。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文字赋予我的人生的意义。
我坚持早起、晨跑、夜跑、旅行、读书、写日记、简书更文……生命中所有的惊喜都是文字赋予的。
文字,让我懂得,让我坚守,且任由我去表达它。文字对我最好,也最宽容。
你离开后,所有的惊喜,都是文字给的。文字,要来得比你踏实得多!
除了文字,让我坚守的,还有一个女孩的骄傲。也是文字,让我离开你,不懦弱,并且学着,做个骄傲的女孩!我之所以这么努力,不是想要找一个比你好很多的男朋友,而是希望自己能够比未来你身边的的任何一个女孩都优秀。
一段文,比一个人更能生发出力量,渗透于生命。如果您也喜欢小溪的这段文,请为它亮顆“小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