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的赏罚篇。书中提到如何做到公正?万老师说,如何做到公正很简单太简单了,只要做到赏罚分明就行。学生工作中的赏罚,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可以只赏不罚。赏与罚是相对的两个概念。有时候,不赏就意味着罚,不罚,也就意味着赏。赏是可以单独存在的,尤其是在不便于或者没有必要实施处罚的时候。对于好的行为的奖赏本身已经是一种明确的导向性的行为,基本上可以起到大半的效果。比如说,对学生做作业的情况,可以每次都表扬一下作业做得好的学生,实际上,对于那些没被表扬的学生来说,也就是一种批评了。
二、有罚必要有赏,重罚必有重赏。罚不可以单独存在。只罚不赏很容易激起人的逆反心理,使人抗拒。即使最终也能达到效果,但是,气氛却是压抑的,人的心情也不会舒畅。尤其是在教师雷霆震怒,大为光火之际,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就算是错误真的很大,也要千万记住,犯错误的毕竟只是一部分同学,还有很多人,他们至少没有同流合污,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对全班发火连这一部分学生也打击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主张,在重罚之前对一部分好学生要重赏。重赏的目的有二:其一,分化学生,使得中间学生非常容易找准自己的方向;其二,赏罚同时进行,互相映衬,增加赏与罚的戏剧效果,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
三、必要时改罚为赏。有时,犯错误学生众多,已到了法不责众之境地,无法处罚下去,不如改为奖励那些没有犯错误的少部分同学,这样也能保持公正。另一种情况,由于赏与罚是相对的,而赏是一种积极的方式,罚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因此,用赏取代罚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试举一例。学校里举行行为规范评比,你任教的班级表现很不好,于是你在班级里内部进行检查评比,每人满分10分,内部检查,违反一项扣1分。这样做效果一定是明显的,但是,这样做,师生关系可能会受影响。高明的教师会改扣分为加分。每人基础分10分,每次检查,合格者加以一定的分数,然后比较谁的分数高。这样做,无疑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阅读了万老师的赏罚分明的方法,感觉收获很大。以后要把书中学到的智慧用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