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微信很是火了一把。有的人吃饭前先拍张照哂到朋友圈才能下筷子。有的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那时的老年人爱说:"小心吃了鼻子里的畦!"也许是现代人脑子聪明了,微信也不误聊,饭也不误吃。尽管没吃出饭香,却也没吃到鼻子里,但尝到了聊微信的过瘾。
有了微信,延长了人们上厕所的时间。正应了以前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占着茅坑不拉屎”。外面等的人再急也不管你。
半夜不睡觉是经常的事儿。尽管只有几分、几毛钱的红包,但大家的热情很高,静静的守候在手机旁,生怕抢不到了。闲聊天、瞎灰说没完没了。
自从上了微信,忽然发现多年联系不上的亲戚、朋友、同学都在微信的群里找到了。有了微信,不安分的男人可以避开老婆偷偷的去勾引那些不安分的女人们了,而那些不规矩的女人也能悄悄地去浪那些想入非非的男人们了。有了微信,家长跟孩子们的关系也紧张了,孩子们常常跟家长们斗智玩着躲猫猫的游戏,而家长们也常常在气的鞠红变脸的情绪中高声的吼叫着自己的孩子。
当然,也有人在微信中学习。因为那里面也有一些有文化、爱好文学的人发一些原创或转载的好文章,感人深思,催人泪下;哲理深刻,启迪奋进。
微信像洋烟,让你欲罢不能。
在没有顾客的时间段儿里,市场里死一般的安静。商户们一个个坐在凳子上,低着头、弯着腰、手捧着手机、支在了眼前,忽儿说着话,忽儿笑不停,有的还等着手势,像一群疯子。在过去没见过手机时,还以为是一个个鬼魂附身了。
微信可以抚平因买卖不好而带来的不安、烦躁的心情。让你在温水煮青蛙的环境中心安理得的去赔钱坐稳。
人们每天像老人们以前抱着内衣內裤每晚油灯下寻虱子一样翻看着微信朋友圈。原始的微信朋友围加的都是亲戚、朋友等交往深厚的人。他们翻看着朋友圈,象是翻动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陪他们喜陪他们忧。
那时的友谊是真诚的。每个人发的都是内心的真情实感,内心的真实所想、所说。
不知从何时起,微信竟变味儿了。
我们的朋友圈加进了很多见了面都不认识的人,他们每天都在发一些你不想看还不得不看的各种广告,卖甚的也有,从人们一直压在柜底不敢说的壮阳药到袜子、裤头、牙膏、洗发水等等,应有尽有。今天你屏蔽了张三,明天好友李四也发开了,有种全民皆商的感觉。
所谓的微商,做的全是亲戚、朋友、熟人的买卖,说透彻了也就是把你的产品卖给最信任你的人。把颜色像黄金的说成黄金,把形状像人参的直接说成人参。没有诱惑就没有买卖。在利益面前,人情变味儿了、人味儿也变味儿了。大家都利用朋友圈靠着信任做着你哄我我忽悠你的买卖,朋友圈也成了微商圈了。纯真不见了,江湖深远了。
饭香了,你劝说正在吃的津津有味人离开是很难的,但如果你把一只蛆苍蝇放进盆里,人们立刻就不吃了。这也正好像现在的微信朋友圈,人们想看还很纠结,因为那里面已经多半被微商给占满了。不看想看,看了还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