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晦明!”讲的是,人非圣贤,难免有一时糊涂之时,就连古代的那些帝王将相也难免有马高镫短的时候。可是,草民犯错,拖累全家;那帝王昏庸,又会是怎样的后果呢?结局只有三个字,惨、惨、惨!
这里就有一个隋炀帝的故事,让大家来看看帝王昏庸的下场。
隋炀帝登基之后,变得日益骄纵任性,独断专横,臣子们被高压政策钳制不敢露出丝毫反抗的情绪。有一回上朝的时候,隋炀帝下令讨论东征高句丽的事宜,大家心里并不赞成他这样穷兵黩武的举措,可谁都不敢忤逆他的意思,只能硬着头皮附和。
正当大家在讨论东征统帅人选的关键时候,秘书少监诸葛颖出班启奏,皇上有些吃惊,赶忙问他有何高见?只见诸葛颖憋得满面通红,嘴里期期艾艾的结巴了一会,才小声回答说,自己要去出恭。
此言一出,满朝堂顿时是一片寂静,大家都被吓傻了!这小子八成是吃错了药吧,这个档口提这样的要求,皇上一不高兴,治你个藐视朝堂的欺君之罪,那可就是满门抄斩啊!再说,当今皇上可已经不再是那个勤政爱民的老皇帝了,当今陛下,那可是眨眨眼睛都要杀人见血的天子!
整个大殿上空气如同凝固了一般,足足有半盏茶的功夫过后,皇上才“嗯”了一声,一抖袍袖。这是什么意思?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如同傻了一般,皇帝竟然恩准了?诸葛颖这个傻小子可真是有傻福,今天准是他吉星当头啊。诸葛颖也是暗松了一口气,赶忙一溜小跑出了大殿。
这件小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是文武百官心里却还都悬着。今天的举动,可不符合皇上平时的一贯作风啊!大家都像夏天看闪电一样,电光是过去了,可都还在等着震耳欲聋的炸雷呢!
最害怕的当然还是诸葛颖,他下了朝回家的路上直吓得心惊肉颤,自己怎么就鬼使神差地做出了那么个要命的举动呢?回到家里之后,他更是坐卧不宁,左思右想总觉得过不去这一关。临近晚饭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了,决定连夜面圣去负荆请罪吧,高低也比等在家里受煎熬好受得多。
悲悲切切地辞别了家人之后,诸葛颍上了路。可谁知道,皇上见了他竟然是一点也没怪罪。不但不怪罪,而且还赐他御宴,陪同圣上一起用膳,诸葛颍被整懵了,如坠五里雾中。
酒席宴上,君臣相谈甚欢。皇上三次举起御杯劝诸葛颍尽兴,这样的宠幸可把他感动坏了,一时间,他恨不得立刻就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酒酣耳热的时候,隋炀帝还给诸葛颍讲起了一件陈年旧事。那还是杨广刚登基那会,他励精图治,下诏广招天下奇才,共举国事。荆州的地方官员推荐了一位筹禅师进宫面圣,据说这位禅师法力通玄。
杨广和禅师交谈甚欢,有一次御宴上他下诏要筹禅师表演一下法术,禅师兴致很高,当场讨了皇上的一支玉簪,就在酒杯里随手划了一下,奇迹出现了,只见酒水豁然分成了两半,如同凝结成了冰块一样。杨广见状大奇,端过酒杯饮尽了朝向自己的一半酒水,可剩下的一半,还悬空凝在那里,纹丝未动。
这个奇术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宦官宫女们无不咂舌称赞。自此以后,杨广更加离不开筹禅师了,无论国事家事,都对禅师言听计从。这样过了半年,满朝的文武官员都心生怨念,怪皇上不理政事,筹禅师听到风声,就上奏请求辞别回家。杨广不准奏,百般地挽留。后来筹禅师干脆就绝食噤声(拒绝张嘴讲话)以示抗议,君臣反目。
杨广讲到这里,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诸葛颍莫名其妙,赶忙询问后来的情况,杨广目露沉思之状,呆了一会,命令小太监搬过了他寝宫里的一张玉石屏风,让诸葛颍近前仔细观看。
只见精美的玉石屏风上纹饰奇古,还镶嵌了一张图画,只是,这张图画形状古怪,非龙非凤,也不是什么山水花鸟,令诸葛颍莫名其妙。就连这幅画的材质,诸葛颍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既不是华贵的纸张,也不是珍稀的锦帛。
就在诸葛颍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杨广在他身后,幽幽地说道,“禅师执意弃我西去,朕苦留不得,只好把他的遗蜕珍藏起来,时时瞻仰,以慰朕心!”
此话落到诸葛颍的耳朵里,顿时就像是响起了一声炸雷,只把他震惊地扑通一声跌倒在了地上。原来,屏风上镶嵌的竟然是筹禅师的人皮!
后半截御宴,诸葛颍如坐针毡,味同嚼蜡,一直挨到宴席结束,他拜别了隋炀帝,然后才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回到了家里。
第二天,京城上下、朝廷内外传扬起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秘书少监诸葛颍大人在自己的家中悬梁自尽了!陪同他一起自尽的还有他的夫人胡氏。
这桩奇案过去了不到两年,隋炀帝南下扬州,部下乘机造反,偌大的一个煌煌王朝竟然顷刻间就土崩瓦解了,真是奇哉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