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去图书馆,发现一本有趣的儿童绘本
不仅我喜欢,女儿也特别喜欢,分享出来给大家。
图画部分是书中的原文内容,文字部分,是我个人的理解。
就是这本,我想吃一个小孩
看到这个场景有没有好眼熟
我们给孩子很多美味的食物,充满关切的看着孩子吃,哪怕自己饿着看也是一种享受。
看着孩子大口大口的吃着自己准备的食物,那种满足是无以言表的。
光看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还得配合上语言:
宝贝,你好棒啊,会自己吃饭了;
宝贝,你真了不起,会吃青菜了嘞;
宝贝,多吃点肉;......
这一天来了,孩子不想吃饭,孩子说,想吃楼下那只调皮的黑狗。
这可急坏了妈妈,这怎么行啊,不吃就不会长身体。
于是开始各种语言劝导:
宝贝,吃点吧,你看这个菜多香啊,特别有营养,你尝一下看看,肯定会喜欢的。
不要,就是不吃!
爸爸出招了,没用,依旧不吃
爸爸妈妈齐上阵
咱家宝贝肯定是觉得饭菜不够好吃,我们再换换花样。
没用,还是不吃。
嗯,爸爸妈妈的手艺真是棒,可孩子就是不想吃
怎么办?我们的孩子不肯吃饭了
我们做的这么多好吃的,他/她都不吃,这可怎么办啊?
爸爸妈妈的情绪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不吃饭的小孩,饿着肚子去外面找他/她想吃的调皮大黑狗
很不幸,狗没吃到,自己还被黑狗欺负了。
爸爸妈妈,我饿了,我要吃饭,什么都可以!
绘本内容到这就结束了,看完会不会让你觉得会心一笑呢?
这个被美食宠坏了,每天吃太多的小鳄鱼,像不像自家里那些孩子。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网上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搜一大堆。
正如绘本中的鳄鱼爸爸和妈妈,想尽办法在食物上做花样,但没啥用。
最后,小鳄鱼是怎么恢复食欲的呢?
一个字,饿。
我自己在带孩子过程中的体会是,孩子不会饿到自己的,不管多小的孩子。
饿了找吃的,这是本能,生存的第一要素。
孩子们都懂,我们小时候也懂。
只是我们大人以为他们不懂罢了,硬是剥夺了人家吃多少的权利。
是时候把这个权利还给他们了,让孩子自己决定该吃多少,不饿就不吃。
饿了自然会吃的,放一百个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