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总结完成语音反馈文件,再次证明事实胜于雄辩的绝对正确性。你以为的努力只是你以为的,没有取得最终结果之前,只能持续下去。看到表格,想想不就是发音说话吗?至于吗?舌中上抬?总共嘴巴才有多大地方?舌头还要分成尖前中后四段,蛇的舌头也才分成两段BLABLABLA。哈哈哈,这些都是我自己臆想的吐槽。事实上,我很感谢有如此细致的雕琢和监督使得我了解语音声优的辛苦和魅力。
拿着小镜子,躲到卫生间,备好小板凳,把书和资料端放在马桶盖上,开始塑造每一个目标音和例词的发音。哈哈,每一个目标音和目标单词都是精心练习,极具味道的。是不是伦敦腔,纠音老师说了算。
俗话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几天不练习,外行人都能知道。怎么形成肌肉记忆,必须要经历千百万,甚至百万次的练习。兵乓球比赛,球速那么快,时间那么短,反应速度怎么来的?就是肌肉记忆,条件反射。就应该这么把球回过去,现场分析,黄花菜肯定凉了。发音,也是一样的。口型不固定,舌位不准确,开口度不一样,一个单词就可以有N种声音表现。如果想要获得一致的声音,不考虑音色得差异,音准必须这么练。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欠下的作业怎么办?欠一天,好说。欠两天,还行。欠三天,没啥问题。然后欠下的作业就像大雪球一样,越积越多,把你压扁。所以,不管什么,一定今日事今日毕。欠下什么都是不好的。欠揍除外。
我补作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