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B的东西掉了,他告诉老师是另外一位同学A拿了,老师没有证据,没有办法去确定那个孩子A。查看了监控之后,确实是A拿的,可是老师也不能直接告诉B,是A偷了他的东西。老师告诉B,他的东西同学主动把他还回来了。同时又教育了A,不能够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在我们看来,这个老师的处理是没有问题的。既让掉了东西的孩子找回了自己的东西,同时又没有给另外一个学生定性,让偷拿了东西的孩子受到了教育。
当老师把这件事情告诉了A的妈妈。妈妈首先表示了回家一定要教育孩子。更多的话语是在强调家里给孩子买了好多好多的玩具,而且还特别名贵。他自己的孩子一定不是故意去拿别人的东西。肯定是孩子不小心,觉得想玩就把他拿走了。
老师有点生气,但想妈妈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事儿也解决掉了,所以暂时这件事儿也就过去了。
不久之后,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而且还不止一次。有的时候会是操场上的,如果是教室内的还好办,操场上的,因为太远找不到任何的证据。找到证据的时候,老师就又跟A的妈妈沟通。妈妈又用同样的话语跟老师交流。这次老师有点小生气了,直接给妈妈指出了,A不是第1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能老是给孩子找借口,而应该要好好的跟孩子聊一聊,教育一下。A的妈妈面对老师,仍然不愿意直面。老师又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的语气还好,可是孩子仍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在家访的时候,老师专门去了这个孩子的家里,妈妈拉着老师转了他们家的豪宅,还专门让老师看了孩子的玩具有多么多么的丰富,话里话外都在告诉老师,他家的孩子不缺这些,不需要去拿别人的东西。
老师跟我聊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非常非常的生气,而且很无语,他觉得一点也不想跟这个家长进一步的沟通,不能直面问题的家长,他觉得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A的妈妈也看出了老师的生气,但是也并没有做出更多的努力。
我宽慰老师,在每一个事件处理的时候,我们首先处理这个事情。这件事情处理完了,我们作为教育者可以给父母提出建议,点出他们可能还没有看到的一些点位。但我们也要学会宽慰自己,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直面孩子的问题。
特别是这个妈妈是全职的,意味着他可能会把孩子整个的教育都归结到自己的身上,他的孩子出现了问题,就像是妈妈自己出现问题一样。妈妈觉得无法去面对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孩子。
我们理解他,如果爸爸愿意配合,这个妈妈可能改变起来还比较容易。可是爸爸长期在外面出差,而且面对絮叨的老婆,他也无能为力。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教育也无力。
教育不是万能,也就意味着我们只能做好当下。
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安慰自己,也要学会看清楚教育力量的有限性。
老师问我,我可以不理他的妈妈,可以不管这个孩子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做不到万能,但是万万不能不做。不放弃是我们的坚持,但也要学会不跟家长生气,不跟孩子生气,我们处理好事情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