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看了一部电影《暖暖内含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本以为这部电影如介绍般治愈温暖,然而电影临近结束时,我的眼泪就没停止过。我自认自己泪点不算低,之前电影院里近乎全场流泪的电影都让我几乎不为所动,但这部电影让我难过到洗澡时都在浴室里泪流满面。
恋爱时,情侣会经历甜蜜的瞬间,也逃不过痛苦的争吵,而女主无法接受频繁争吵带来的痛苦,于是选择了删除所有爱情记忆,忘掉对方。然而消除记忆的前提是,必须要将所有和对方经历的事,和对方相关的一切物品整理,一一回忆并娓娓诉说。
记忆一层层的剥离,怨恨,伤痛,不满……最后轮到了爱,只是分开的结局往往在于即便有再多的甜蜜,也总有人会因为不可调和的矛盾而选择放弃。
我们总会将零碎的细节和对方的缺点,将恋爱中的低谷体验无限放大,然后说服自己对方并不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于是我们在不断的试错,直到去寻找那个可能是“对”的答案。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时,我脑海里涌入了大量的片段,无论是甜蜜,痛苦,伤心……后来我意识到即便经历了那么多,我在爱情里真正得到了什么?我在乎的不过是自己的体验罢了。
我会因为对方给我带来一个细小而糟糕的体验记挂,却忽略了那些美好的品质和甜蜜的片段。多少人用爱裹挟着所有不合理的要求去生活。
我经历过一段很完美的感情,完美到让我几乎怀疑它的真实性。在感情的头三个月里,每一天都是甜蜜,没有任何的争吵,我的任何缺点和脾气都被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甚至我曾在
《情人节,说说我眼里的优秀情侣》
写到过那个男生,身边无数朋友都无比看好我们的恋情,然而很遗憾,它最终还是宣告终结。数月后,我回忆了这段感情的所有细节,写下这篇复盘文章,希望重新去审视这段失败的感情,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能从我的经历中或多或少有所收获。
这段感情带给我的成长远超过我的想象,在没有接触对方之前,我从来没研究过自己的潜在人格,直到某一天,对方告诉我:“Misso,你是回避型人格。”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所有习惯性用冷处理方式对待事物的行为源自何因。
婴儿时期的经历往往会导致我们形成三种依赖类型:
安全依赖性:快乐地与人交往,容易发展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往往尿床、惊吓、饥饿都能收到悉心照料,才可形成这类特征)
焦虑矛盾性:紧张和过分以来,对他人过分贪求(往往照料者心不在焉或者不出现)
回避型以来:怀疑和迁怒他人,不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源自照料者带着拒绝或敌对态度勉强为之)
正常情况下安全型人格与伴侣的关系会更亲密,也更能体验到美妙满足的情感生活,而回避亲密的人往往更疏远冷漠,激情更少,且忠诚度更低。
遗憾的是,我恰好是「回避型人格」,而这种人格的形成的确与我儿时原生家庭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小时候,父母因工作没时间照料我,又怕我乱跑,会将我捆绑在椅子上一天。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无法动弹,情绪的发泄也得不到安抚和照料,渐渐地就对很多事物失去了信任甚至产生怀疑。
当我试图与亲人产生更亲密地举动时,往往会被推开。即便是在这种血缘纽带下链接的亲密举动也在反复的遭到拒绝,最终更加剧了我对周遭对不信任和怀疑,以至于变得愈加冷漠,在感情状态里我永远是被动角色,很少主动。这也就导致了我在上一段感情里产生了下述几点致命行为:
1、没有正确做好预期管理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陷入一段关系,是被对方身上的“神秘”和“特别”而吸引,有些特质是我们能清醒的认知到我们所不具备,但却无比渴望拥有的,而俘获到这样的恋人,就好比自己也拥有和具备了这样的特质,甚至还会有安慰剂的效应,因为你会把“你们”彻底视为一个整体。
爱情有一种奇妙的效应,你所爱之人的缺点在你眼中是无足轻重的。并非忽视缺点,而是知道它存在,但是并不认为它重要。同时,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会夸大情人在你眼中的优点。你会将伴侣理想化,认为他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而恰恰如此,人们爱上的更像是自己脑海中理想化情人的影子。
我恰好是个集自信和自卑于一体的人,而当时对方在我开始自我否定的时候,总会耐心的安慰鼓励我,抚平了我大量的恐慌和焦虑。从不曾否定过我,也不介意我身上的各种缺点,一直保持倾听、耐心和友善,他的优点耀眼到不真实,而我又给予了极高的期待,也恰恰没有正确地管理好自己的预期,导致之后对方仅是暴露某些缺点,瞬间就让我产生了放弃念头。
因此,如果想让一段感情更好的延续,就需要控制自己的预期管理。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完美情人,所有的一切终将会回归到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中去,终将会回归到“生活”二字。只有在最初做好接纳对方不完美的准备,才能让恋情更稳定地发展下去。
2、回避型人格导致无法接纳自我
恋爱初始,双方往往会希望将自己的优点展现,试图隐藏自身的某些缺陷,害怕对方因这些缺点而无法接纳自己,于是尽可能地表现出完美情人的模样,企图去维持感情的稳定。互相揣测、彼此小心翼翼,不仅会消耗时间精力,也会给彼此带来负担。
恰恰是无法接纳自我,使得我在感情中地“偶像包袱”过重,甚至担心恋人的审视和评价,即便在遇到很多自身无法处理和解决的问题时,也选择了自我消化承担,不与对方沟通分享。长此以往,我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变得愈来愈多,而这一切也影响到了恋情。
因此,我之后明白了一件事:要正确认识你的伴侣,实现有效沟通,先要认识你自己,做到自己对自己真实。接受自己身上的缺陷,正视自己的不完美。拥有正面自我概念的人,会渴望正面、褒扬的反馈,同时也会渴望对于自我概念一致的反馈,不断证实自我认知,以此抵达有效的认知对接。
3、无意识地言语伤害对方
《亲密关系》里提到:如果想维持婚姻生活的和谐,积极的接触,如赞美,抚摸,拥抱等等与消极的接触如挖苦、讽刺要达到至少五比一的比例。
我在关系的处理和表达中,往往会无意识地跟对方“攀比较劲”,我性格比较具有进攻色彩,因此不管是做某些事情,一旦我做得比对方出色,总会以一种沾沾自喜、高高在上的姿态去炫耀自我。
当然,这些并不是有意识的炫耀、挖苦对方,在我的角度,是一种玩笑性质的感觉。然而,我恰恰忽略了对方在很努力做一件事时并非希望听到我的“挖苦”、“炫耀”,而是渴望鼓励。
事实上,我的这部分无意识行为也会有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就是在“打压式”环境下成长,无论我拿三好学生还是奖学金,换来得只会是一句“这是你应该做的”,如果成绩下滑,那么势必逃不过去接受父母的审视、批判、指责、辱骂。
久而久之,在这种打压下,我变得越来越叛逆,越来越渴望去达成某些所谓的“成就”试图证明自己,试图得到他们的认可,包括我人生的选择、忤逆他们的意愿,都是为了向他们去证明我自己。
而这种长期的打压,一方面的确让我变得越挫越勇,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变得愈来愈强大,另一方面,却无形将我曾被对待地方式,带入到往后的每一段亲密关系中,最终,给对方造成极大的伤害,为此我感到很抱歉。
所以,如果想情侣之间关系融洽,则应该更多的使用积极的语言进行沟通。一句批评造成的伤害并非一句简单的褒奖可以弥补。即便是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待你很好的人,也要有义务地去注意伴侣为你付出的关爱、仁慈和慷慨。并且,每一周都要和你的伴侣分享你最欣赏的三个友善之举,无论巨细。
亲密关系满足的秘诀:1、欣赏你的伴侣,2、表达你的感激,3、重复上述两步。
看过《终身成长》这本书的朋友,或许会对书中提到的两个思维模型印象深刻——固定式思维VS成长型思维。
思维模式决定了你能否成为自己希望成长的人。
固定式思维者希望自己完美无缺,成长式思维者希望自己不断进取。
固定式思维者关注当下的自己,成长式思维者关注未来的自己。
固定式思维者相信能力是可以被一份试卷、一次考试测试的;成长式思维者认为能力、尤其是未来将会发展的能力不可能被测试。
固式思维模式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而且人们需要不断去证明;成长式思维模式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发展提升的。
固定式思维者认为自己天赋出众的时候,会回避努力,害怕面对努力了依然失败的结果。因为付出努力本身会让才华得到质疑,而如果努力失败则失去了借口(否则可以借口说自己只是没有努力)
同理,在恋爱关系中也是如此。固定式思维者心中的理想伴侣会奉承自己已有的内在品质,视其为偶像;成长式思维者希望对方能发现缺点、建议、鼓励、促进自己不断进步,当然,并非挑刺。
固定心态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事情,合适就是合适,不合适就是不合适。他们相信,恋爱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合适的人”,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拿到最好的offer”等。所以他们面临问题时更加倾向于通过寻找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努力来解决。
成长心态认为事物是可以改变的,任何事情,合适不合适更多的取决于个人努力。他们相信,恋爱最重要的是通过双方的努力让感情更好,工作最重要的是不论拿到什么offer,把工作做到的极致,让自己更加适应。
因此,当处于恋爱时发生冲突,固定心态的人会想:我们发生冲突,是因为我们不合适,对方不是我要找的那个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努力来自于追求的过程,一旦把对方追到手,努力就结束了。这样结婚后长此以往,双方越来越觉得不合适,越来越看对方不顺眼。
而同样面临冲突,成长心态的会想:虽然我们发生冲突,但我们还是合适的,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哪里出了问题,让我想想我如何改变自己和对方以促进感情。对他们来说,把对方追到手并不意味着努力的结束,而恰恰是真正努力的开始。他们会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提高并促进感情上,而不是寻找新的感情上。这样长久以后,即使双方一开始有矛盾,以后也会逐渐变和睦。
包括在那段感情中,对方曾在我们遇到问题时,试图告诉我如何沟通。我现在都清楚记得,他对我说,尽可能清楚明白、详细具体地指出惹怒我们的特定行为,把谈话重点集中在可处理的、单独的某个行为上,因为行为比人格更容易改变。
比如使用第一人称陈述来明确说明自己的感受。把行为描述和第一人称陈述结合起来的简单方法是把它们整合成XYZ陈述,比如:“当你在Y情境下做X的时候”(标准的行为描述),“我感到Z”(第一人称陈述)。
“你能不能不要打断我?!”
“当你在我还没说完话的时候,打断了我,我感到很生气。”
当时他在教我这个方法后,很耐心地让我试图用这种方式去传递和沟通,开始我感到不适应,但的确转化了表达后发现这种陈述往往能得到伴侣体贴的、表达歉意的回应。
现在回忆起这段感情的细节,我依旧对对方充满了感激,至少他教会我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他帮助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甚至试图去帮助我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这就是我在这段感情中最大的收获,同样我无比感激他给了我这段美好的旅程。我希望他能够幸福,也相信他一定会更幸福。下一段旅程里,我想我会汲取所有的经验并真正的努力去尝试经营一段亲密关系,试图让自己从“回避型人格”变成“安全型人格”。
没有对于美好的记录与放大,爱情最终是无法共同抵御外界的痛苦的。
有人想从对方身上寻求一个答案,有人把对方当作自己的答案,而有人还在继续寻找着答案。
曾经一个男生告诉我他所理解的爱,他说:
真正意义上的“爱”代表着希望,一剂可以用来克服过往、当下和未来所有负面情绪的万能药。当你需要勇气,爱就是手中利刃。当你需要温暖,爱就是心中港湾。当你感到困惑,爱就是一切的问题的答案。
当一个人遇到了真爱后,他会愿意以全新的方式审视自己与规划生活,因为过往那些无意义的痛苦,仿佛都因为“爱”赋予了意义。
一个完全的悲观主义者,也会从中看到无穷的希望。一个完全的乐观主义者,也会希望预防任何失败的可能。一个完全的享乐主义者,也会为之放弃所有唾手可得的快乐。一个完全的虚无主义者,也会用不可描述的语言赋予其无穷的意义。
爱的形式和表现千千万,但不离其宗的就是一个人在“爱人”与“被爱”时状态的改变,对于成年人而言,这是跳出童年、家庭、环境的影响的唯一机会,对每个人都是一根救命稻草。可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即使万幸拥有过,也未必能珍惜把握。
如果一个人可以做到,无论受过多少次伤害,都愿意全身心投入,无条件不求回报,这样的人是幸运的。因为“爱”正是这样一种永恒优势策略,那些因为害怕受伤而不愿“爱”的人,只会一遍遍重复受伤的过程。
“爱”就是意义本身,其公理性是不证自明的。所以“我爱你”的逆否命题不是“你不爱我”,应当是:“如果我不爱你,那么我的存在和意义都被否定了。”
Still, people won't change just because of love. People only change when they understand what is love and they want to be loved properly.
一段感情,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相互补全,不然就是相互消耗。
无数人都在寻找答案:我该如何过好现在的一生?与当下这个人,或与未来那个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穷尽世间的秘密,只是为了在人类了解自我与世界的历史中描摹一笔,而落到每个人身上,是知识的探索,路途的抵达,和情感的满足。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完美舒适的亲密关系,来滋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人生历程,但是获得亲密关系是困难的,正如人生亦然处处都是困境,面对亲密关系,也要清楚爱是我们要用一辈子来学习的东西。
亲密关系的难度不亚于经营自己的事业,所以如果你恰好处在一段恋爱关系里,无论是否甜蜜或者坎坷,或许这些洋洋洒洒的文字值得你和另一半都仔细地品一品。
最后,作为前车之鉴,我衷心希望你们可以收获自己的希望。
别忘了,亲密关系满足的秘诀:1、欣赏你的伴侣,2、表达你的感激,3、重复上述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