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30再读传习录之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尽心、知性、知天”即为生知安行,是圣人的事情;“存心、养性、事天”,即为学知利行,是贤人的事情;“夭寿不二,修身以俟”即为困知勉行,是学者的事情

今天,内容大段大段的,看的昏昏欲睡,实在没有心得,对先生所说人生三阶段,依然不能领悟,暂网上查资料,备再次复习时深入领会。

‘尽心,知性,知天’何以为圣人境界?心之体,性也。性之源,天也。尽心就是尽性,就是知天。知天,就是心若明镜,照鉴天下万物,明辨善恶。这里不得不提到,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知道善恶之别,就表示与一举一动之间,都会做到行善避恶。这无疑是纯乎天理之极、无一丝人欲的圣人境界。
‘存心,养性,事天’何以为贤达境界?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存心与尽心的差距。在此,王阳明认为,存心,存的是私心,也就是心有人欲。可见,这的确比尽心要略逊一筹。齐次,事天与知天也有明显的不同。事天,表示天命无法超越,只能顺天而行。知天,则向前迈了难至关重要的一步,认为天人不二,纯乎天理之极之心就是天命所归。所以学知利略逊于生知安的贤达阶段。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何以是困知免阶段?夭寿,在此不单单指的是寿命之长短,它涵盖了成长过程中的所有得失。身处逆境,当然需要自我勉励。身处顺境,也要居安思危。所以这是人生的第一阶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知命,是守自己的正命,不处危地而自取覆亡之祸。你走在自己的正道,无论吉凶,都是正命。如果犯罪而死,就不是正命,是死...
    华杉2009阅读 5,883评论 3 8
  • 分析:从具体到抽象。 编码:从抽象到具体。 这样屡清楚之后,思路就非常清晰了。这样可以把类细细的划分出来。
    frankisbaby阅读 1,625评论 0 0
  • markman【我的Android进阶之旅】 高效的设计稿标注及测量工具Markman介绍https://gith...
    岁月留痕阅读 2,817评论 0 1
  • 巨大的悬空岛屿之上,废墟遍布,淡淡的雾气弥漫在天地之间,庞大的地域之中,却是感觉不到丝毫的生机,犹如一片死域。¢£...
    混沌天书阅读 3,848评论 0 1
  • ——圆二刷水月后的小怨念 “师祖太爷爷,您就帮帮孙儿吧!您要是不帮孙儿救活这株兰花您的孙媳妇儿可就要跑了!…”...
    Lachesis燕阅读 2,784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