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柴静的《看见》,感触最深的是一篇对卢安克的访谈。卢安克是德国人,1997年开始在中国广西支教,扎根农村教育十几年。当地人说他是白求恩,他说自己只是个“教育爱好者”。他带给人的,不是感动,不是那种会掉眼泪的感动,他让你呆坐在夜里,想“我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我这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我觉得我已经做了,如果我现在死去也值得,没什么遗憾。”
卢安克说,他从南宁到阳朔再到乡里、村里,不觉得是一步步退到那里,而是越来越接近自己喜欢的地方、喜欢的生活。
他在一所山村小学里当音乐、美术和自然老师,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贯彻在教学中。他陪孩子们玩耍,是个孩子王,给了当地留守儿童们缺失的父爱。尽管那里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他却乐在其中。柴静问他:“你不喜欢物质吗?”,他说:“不是不喜欢物质,我喜欢自由。”柴静问他那样的生活有什么乐趣,他说那样的生活“有更大的乐趣,比能表达出来的更大的乐趣”。
在采访中,卢安克一直非常恬静而淡然。他没有所谓的使命或承担,并不想改变中国的教育现状,但坚信改变自会发生。他没有所谓的奋斗或抗争,他的家庭非常支持他;他的教学方式遭遇过挫折,但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去处。
后来,他与一位中国女志愿者结了婚,去了妻子所在的城市工作。他说他已经满足,现在可以去承担新来的责任,家庭的责任。
“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
他在广西支教,做的是好事,但并没有所谓的奉献和牺牲。他不是苦大仇深的“中国式好人”或者圣徒,他只是追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而已。“脑子里没有障碍才是自由”,让自己的生命自然地舒展,这样做了,就随时死而无憾了。
人们不需要在他那里寻找超我,只需要不去阻止自己身上饱含的人性。
他不是白求恩,他就是纯粹、真实的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