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过我看书的意义在于哪?我想:每个人都只有一生,或精彩;或平淡;或迷茫;但通过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别人的人生。了解在人生这趟旅途中,不同的人在各种挫折面前是如何应对如何处理。可能有些挫折我们终其一生不会遇到,但至少当有一天如果我们也身处同样或是类似的处境时,我们不会显得张皇失措,我们能更游刃有余的去面对。《所有的答案都在人生里》是一本献给所有女人的书。书中所写的二十一位优秀女性的一生,每一位都能让读者收获良多,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富足。
有人可能会辩解,觉得成功之人只属于那些一出生便衣食无忧的人。她们有厚实的家底,有强有力的后盾,如书中的何香凝、林徽因等女子一般。然而纵观她们的一生,却并没有因为生在大户人家而娇生惯养,恃宠而骄。
出手阔绰的父亲诧异何香凝“为什么不需要用钱”,因为父亲给她的钱她大多原封不动的攒着;她不爱玩乐不讲究穿戴,偏偏对学识求识若渴;在面对传统习俗“裹小脚”时她也敢于说不!做一个“另类的大脚千金”。
正是这样果断又执拗的她,不顾家人反对变卖自己从娘家带来的珠宝首饰等陪丈夫东渡;为救国革命揽下安排孙中山同盟会通信联络地点的任务;提出“妇女在法律上、社会上、经济上、教育上一律平等”的提案,将妇女解放的风潮推向两党党员、推向全国;
“生于富贵盛世,花开四野,我当如寒梅般清香傲立;生于浑浊乱世,身如落叶,我亦可如猛虎般阔步前行。”家境背景从来不是一个人成功或失败的理由。何香凝的一生便是最好的诠释。
当今社会喜好往别人身上“贴标签”,尤其是往女性身上。旧时代时期这种封建风气更浓,“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应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它像一道束缚女性的枷锁,简单又粗暴的定义着女性存在的价值。然而就是有这么一些人不甘于屈从标签,不甘于认同世俗的定义,行走在时代的前端。
《所有的答案都在人生里》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南丁格尔的一生。她不断奋斗,不断打破陈规,勇于撕去“贵族小姐”的标签,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那时那个不安,贫困和疾病肆虐世界。她的一生从不为标签而活。
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传统天主教家庭的波伏娃一生同样在追求女性独立,解放女性思想。她与保守主义者作斗争,代表作《第二性》被定性为向男权社会宣战的檄文。她勇于撕毁“女子只能依附男人生存”的标签,为此后女性思想的成长争得了一席之地。
“人们将女人关在厨房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放眼当下,社会对于女性依旧有诸多苛刻。如果你感到举步维艰,不要哀叹生活的不幸。打开这本书,这将是一座引领你精神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