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想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但是我们往往被不得不做,委曲求全、迎合他人而陷入消极的状态,生活的积极性会降低,缺少了生活的乐趣,如何面对生活的种种因素,才能让自己积极面对,主动做事呢?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总是在别人的时间里做着别人认为重要的事情,领导布置的任务,甲方的要求等等,责任慢慢变成了一种负担,让我们疲于应付,不敢直视。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们像是被社会的责任和道德的压力格式化了一样的生活,我们没有自己的选择,只能在自我欺骗中苟且,活在别人眼里的好人对于我来说没有意义,但是别人很喜欢这样的我们,求助我们的人越来越多,但都是一些出力不落好的事情,让我们的时间沦为垃圾,一文不值,我们变得很被动的去接受这一切,怎么样能够主动一些,哪怕是一点点,总是值得让人幸福的。怎么样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了我的主题。在我看来,成为生活的主人有三个阶段:
① 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
在我刚进入一家单位的时候,父辈们教育我,不要得罪人,你也不知道哪些人会给你小鞋穿,别人的一句话可能就让你的工作变得更加难做。长辈的建议是:刚入职,首先要保住自己的工作,与别人发生冲突就会导致失去工作。刚开始去的时候,我也确实按照长辈们的教导去做,遇到会发生冲突的时候,我选择妥协,宁肯自己吃点亏,想着我是新人,我必须要让步,资历变得很重要。单位批评人的时候,也是看人下菜的,你越妥协,别人越把责任往你身上推,最后受伤的总是自己。看到别人不开心,我们害怕冲突,还说一些玩笑话让别人开心,这成了自己的义务。
② 做好自己
慢慢的发现,很反感取悦别人的自己,取悦别人无非是想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很阳光的人,跟你在一起很快乐,但是你是这样的人吗?当你难过的时候别人会来取悦你吗?突然发现,做人很累!凭什么别人对我都是横眉冷眼的,我还要笑嘻嘻的去安慰他。我没有这个义务啊。我已经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了,我没有办法对所有人负责,我只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其它的事情,我一律不管,我开始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只做好我自己,减少与别人的接触,保持一个清醒的态度,不再幻想着别人可以理解我的感受,我也不打算理解他们了。
③ 成为生活的主人
但是,我发现这样的生活,把自己和外界已经完全孤立起来了,没有了互动,什么事情都不关心,其实我的内心还是希望和他们互动的,只不过不希望过分的承担责任而已,因为我知道自己如果别人真的求我做一些事情,我还是会心软答应的,内心也渴望着与别人的互动。
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但是我们无法对别人开心与否负有责任。
当我们遇到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这件事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这样一个公式可以套用:我的选择是XXXX,因为它可以给我带来XXXXX. 比如说,我选择干好本职工作,他可以让我保住目前的工作和生活。在我没有能力跳槽的情况下,我需要这么做来维持我的生活,给妻子和孩子提供生活必需品。也就是说,任何一件事情,他都是有意义的,并不是被迫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