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毕业后,开始生活独立。从今天起,我希望工作独立。
在这一年的自我观察中,我发现了一点:工作不够独立,还是学生思想。做的事情期待永远有“导师”点评和打分,不打分就不外露。没有“导师”验证,也不打算自己找方法验证。恨不得有人铺好了路,我按着这个方向走。我理解的“don't make me think”是:别让我思考,我执行就好。
刚毕业几年,我是很固执的,我认为对的方向就要冒头,你可以批评,但你阻止不了我发表观点。那时看到一些员工每天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要做确定的事情保持现状,就好——我心想以后可千万别这样,我要创新我要飞起来。但现在反思自己,还真有那么几分懈怠了。
思考和创新费力气,重复不费力气——生活和身体在好的方面重复,没有问题;但人的思想不可以是重复的。社会每天飞速发展,如果我不思考会怎样?短期内不会怎样,可事实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你就会看到“不思考的结局”,也许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也许是2018年的就业危机。
也许从今天起,应该为2028年做准备了。
从大学毕业后,正式踏入互联网。从今天起,我希望正式踏入运营圈。
在这一年的自我观察中,我发现,其实别人眼中的我有想法,有点子。回想一下,有两件事很可爱,第一件事:高中3年都在变着法子“安全合法地”在校警眼皮底下跑出学校;第二件事:大学第一篇环保文章,写了要把废旧的矿坑改造成主题公园,吸引人来玩,被学长吐槽了(后来我才知道,真有人把挖钻石和淘金的旧址做成了公园以开放,收费挖宝)。
但我最大的问题在于落地执行。点子是没价值的,你可以有,他可以有,但谁能把事情做成呢?做成分两步:1.做出来,2.活得好。我卡在做出来。
以前的团队不大,我有什么想法直接上线验证,因为试错成本非常低。这些点子但凡有一个成功,那就是我的小小成绩。但现在的试错成本非常高,我的想法必须通过一轮又一轮检查。我这个人还有臭毛病,听不得别人说不好。你说我,好,我下次就不发表观点也不再推动了。过于爱惜羽翼,越是我也没什么小小成绩了。
做得好,那么原因就很多了。比如团购网大战最后就剩下美团和点评,打车大战就剩下滴滴,共享自行车就剩下哈喽。可以是因为市场、可以是因为运气。做得好这件事情,1000个成功人士有1000种成功策略,但失败者没有,因为当你没做出成绩来,没多少人会相信你的方法论。这点对我来说还太远,因为我卡在还没做出来!!
因此,我要用专业的运营思维,先把东西做出来,再做好。
不要爱惜羽翼了,放心大胆做(做错也不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