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荷花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昨天一早,苏州工学院的清华兄给我发来微信,建议我写一写荷花,这是命题作文。我说,得实地观察一下才能决定写还是不写。

古往今来,以石钟山为题抒怀言志的作品不胜枚举,而苏轼的《石钟山记》独树一帜,为什么呢?因为苏轼有实地考察的经验。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送儿子苏迈途经湖口,这天晚上,在明亮的月光下,苏轼和儿子坐着小船来到断崖之下。但见巨大的山石倾斜悬挂,有百尺之高,既像凶猛的野兽,又如狰狞的鬼怪。苏轼有些忐忑,想调转船头回去,突然洪亮的声音忽地从水上发出,像连续不断地敲钟击鼓。土生土长的船夫,内心也感到惊骇,恨不得赶快离开。探求真实的苏轼,却让船慢慢靠近前去。他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原来微小的波浪涌入山下石穴缝隙中,激荡回旋,形成了这样澎湃的声响。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和苏轼一样,可是他描述得不够详细,认为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李渤通过敲击山石,依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命名缘由,方法过于草率。实地考察后,苏轼大笔一挥洒脱写来,于是,《石钟山记》如奇葩绽放流传于世。

下午,太阳落下的时候,我骑电动车来到校园的镜月湖,观赏湖塘里的荷花。满池塘的荷花让我想起叶圣陶写的《荷花》:“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镜月湖的荷花,不是白色的而是粉色的,是少女喜欢的粉。我觉得自己仿佛也是一朵荷花,在荷叶的托举下,积极向上。蜻蜓飞过来,告诉我天可能要下雨。小鱼在荷枝间游过,告诉我夜晚的好梦……我像叶圣陶一样清楚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

晚饭后,我冒着燠热徒步来到丰登路自由菜场。移步换景,有几辆三轮车摆满荷花、莲蓬。一辆车前有位年轻帅气的男子,递给女友一束荷花。一对小情侣走后,我前去询价。刚才是十元钱三枝,他买了六枝,你要买的话,十元钱五枝,真是会做生意的中年妇女,看人论价。我买一枝,二块钱。不行,一枝要三元。

《花镜》中对荷花各个部分的名字都有明确的阐述: “荷花,总名芙蕖,一名水芝。其蕊曰菡萏,结实曰莲房,子曰莲子,叶曰蕸,其根曰藕。”这是传统的说法。通俗讲,荷花,又称莲花、芙蕖、水芙蓉。

荷花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开篇即是“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楚辞•九歌•湘君》中有“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咏颂荷花的千古名句。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我教孙女背诵的童诗。

荷花花姿优雅,不染、不妖、不枝蔓,象征着品行高洁。又因为“荷”与“和”同音,荷花被赋予祥和、和为贵的美好寓意。八仙传说中的何仙姑,貌美又姓何,手执荷花为法器,象征祥和吉利。莲、荷、藕常常作为结婚祝福出现。 “莲”同“连”,寓意连理恩爱。“荷”同“和”“合”,寓意夫妻和睦,百年好合。“莲子”同“连子”,寓意多子多孙,连生贵子。“藕”同“偶”,寓意佳偶天成。

我把这枝买来的荷花插在花瓶里,尽管知道它的寿命并不长,但还是想竭力留住它的美。今天早晨,花花开了!开了……没想到一朵花的开放能让我的心灵为之一震,切实地感受到生命的坚强与伟大。开了的荷花一改娇羞的姿态,在曼妙中显露出奔放。闻闻甚是欢喜,用手轻轻地抚摸花瓣,与白里透粉的花瓣在刹那间相遇,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最唯美的生活。在花儿的心里面,生命的绽放就是它们在这个世界上最重大的事,它们静悄悄地完成每一次绽放,竭尽全力地接受自然的召唤。

我迅速坐到电脑前,敲起键盘,又迟迟未写——或许有些美好,本就该留在心里,像荷叶上的水珠,不必言说,自有光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