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一点思考

今天上班,发生点意外,引发了一些思考,发出来,供大家讨论思考。

一二节没课,三四节的课。就两节课。照例是老刘骑电瓶车送我到公交站。

到了公交站,老刘将我放下,骑车就返回了。我习惯性地摸手机,准备看时间,查一下公交到站情况。这一摸不要紧,发现手机没带,我立刻抬眼望去,老刘的背影还没消失,我拼命喊了两声,老刘仍然风驰电掣地前行,我的声音随风飘散,老刘根本没听见。

此刻的我脑子迅速旋转,怎么办?

搜了一下包包,一个铜板都没有,真的进入了电子货币时代。我是想,如果能有两块钱,让我坐上公交到学校,把两节课上完,没有手机也就忍了,一个上午而已。但是没有钱,上了公交怎么办?跟人家售票员说什么?怎么说。我抹不开这张脸。

那剩下的就只有联系老刘让他把手机给我送来了。时间应该来得及。

我定睛一看,车站有位女士也在等车,五十岁左右,农民模样,朴素的穿着。我上前肯请她借手机打个电话,把情况简单地说了一下。她的回答令我吃惊,她说自己没有手机,也不用手机。天呐,你找个别的理由拒绝我行不行,我理解你怕上当受骗的心理,但也别拿别人和自己都当傻子啊。我情急之下,说我可以给你钱,她还是坚持自己没有手机。第一次碰壁。

我迅速调整战略战术,朝车站对面一家公司收发室走去,门口碰到一个老大爷,穿着蓝大褂,我又一次肯请借手机一用。老大爷看看我,摇头说自己没手机,看他那样子,说没手机我有点相信了。但我进一步说能不能借你们收发室电话用一下,他说收发室没有电话,我信不信都没有用,人家就是拒绝了。第二次碰壁。

我必须得联系上老刘啊。又到了下一家公司,直接推门进了收发室,见一个看门人坐在桌子旁边,干什么我都没看清,他长得什么模样我也没看清,一眼就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手机。我心想,这回你再不能说没有手机了吧。我见了手机,就像见了救命稻草,贪婪地盯着。再一次肯请,那人也想拒绝,但他不能说没手机。后来极不情愿地拿起手机,问我什么号码,他给我拨号,不让我碰他手机。拨通了才把手机递给我。这一次,终于没有被拒。

之后便是漫长的等待。说漫长,是因为心里焦急,其实没多久老刘便把手机给我送来了。

课堂上,我把此事讲给学生听,分析道,我理解拒绝我的人,他们肯定是担心上当受骗。他们的担心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有,是无数的事实血淋淋的教训让他们告诉自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相信陌生人,不论他是不是骗子。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当我们真的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是没有人会伸出援手的。同样,那两个拒绝帮助我的人,当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遭遇我同样的境况。那谁应该为这样的社会关系负责?老人摔倒没人敢扶,是因为老人反噬了搀扶的人,让多数人心寒了。不敢借陌生人手机用,也是因为有许多骗子把信任已经用尽,没有了信任的根基。

结果是什么,就是当你不再是看客,你自己成为需要帮助的那个人的时候,你遇到的都是冷漠。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的,那社会关系又是谁来营造的呢,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一个人。

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我们这个社会要重构信任,路漫漫!

我在思考,如果我是被求助的那个人,我会欣然地把手机借给陌生人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