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有轨电车马上要撞向5个毫不知情的铁路工人。假设此时你正站在交换机旁边,你可以将电车扳到另一条轨道上,但那样会撞上另一个毫不知情的铁路工人,你会扳动开关吗?但是如果你是站在一座大桥上俯瞰,你可以扔下重物让电车停止,以避免撞向5个工人。而唯一的重物是你旁边的胖子,你会把他扔下去吗?大多数人在第一种情况中选择会,而第二种情况选择不会。同样是牺牲1人救5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作者在“因果关系”这一节中作了解释。
这一章作者阐述了语言所透露的人类心智对于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的理解。
空间
物质思维与物体思维
1 英语对于物的理解
乍看起来,语言学对可数名词和物质名词的区分正好可以用来区分一个物体(an object)和一种物质(a substance)这两个概念。...然而,我们对物质的基本看法既不是数量也不是质量,而是有界(bounded)和由个体组成(made up of individuals)这两个微型概念。如果假设成立的话,我们应该能发现既有界又由个体组成的东西。...确实有,它们是一些集体名词,例如 a gaggle of geese(一群鹅)。
小标题特意强调了英语,是因为
汉语中,所有名词都有物质名词的表现,它们代表着概念本身而不是其分开的部分,其语言使用者可以不用统计它们,或者不用使用分类词对它们进行复数化。
这样的区别可以看出中西思维什么样的差异呢?
2 复数名词通常表示一种范畴
作者提到,在google的关键词中,digital cameras 的价格比 digital camera 高,是因为
后者人们键入它很可能只想了解它的工作原理。...而前者往往是想了解相机类型和购买方式的人键入的。
这有点类似中位词和下位词的关系。而对他们的差异使用也是一种幽默的可能。
空间思维
语言对位置的划分要比形状粗糙得多,也远比物理世界的位置关系粗糙。
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将说话者周围的空间分为“这儿”和“那儿”两个区域。也有大约1/4的语言(如西班牙语)对空间采取了3种区分方式:靠近我、远离我和在中间。还有非常少的语言(如特林吉特语和育空语)采取4种区分方式。它们在前3种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非常远离我”的概念。
时间
在语法中,时间是以两种方式编码的。一种是“时态”,它可以被认为是一件即时事件或状态的“位置”。...另一种叫做“体”,它可以被认为是一件即时事件的形状。
1 时态,主要看下将来时
在来自于世界不同文化的所有语言中,将来时态的标记无一例外地衍生于意志动词或者运动动词。...世界上的许多语言都是利用可能性和决心的概念来模糊将来时态的。...将来时态常常被空姐和高档餐厅里的服务员用来表示礼貌。这种时态给人一种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的假象,就好像尘埃落定之前,听话者的许可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将得到争取一样。...这是世界语言中一种常见的礼貌策略:佯装给听话者选择的权利。
为何所有文化里都有这种策略呢?一个常用将来时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
2 体
体是关于一个事件的形状,是某人对它(形状)的看法。这里形状是指一个行为是如何在时间上展开的。
行动类动词的分类有如下几种。完结动词(accomplishment)、瞬间实现动词(culmination)、迭代动词等。
完成体和未完成体
未完成体通常被用在叙事中,为一个事件做好铺垫,而过去时和现在时这是用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如 Lisa was driving home when suddenly a spaceship landed on the roof of her car.
完成时是一个时态和体的结合体。...它是现在被认为有意义的行动后果。...这就是为什么当有人说 I have spoken 或 I have arrived 时,我们会觉得他们语气有些肆无忌惮,这远不如 I spoke 或 I arrived 谦虚得体。
因果思维
我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真的是揭示了事物的关联性吗?很遗憾,我们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理性。
人们莫名其妙地将其中一个必要条件识别出来,以此作为一个事件的原因,同时却将其他条件作为该事件发生的动因和辅助因素,即使这些条件与那个被识别出的原因是一样不可或缺的。这些必要条件间的区别并不在于物理事件间的连接或它们所遵循的规律,而在于与某些其他事态的隐性对比。...由于氧气几乎总是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因此我们往往不会将它的存在看成是导致火柴燃烧的一个原因。但相比于不划火柴,人们划火柴的机会少得多。...所以我们将火柴燃烧的原因归功给了划火柴这个行为。...将一个必要条件标签为“原因”意味着我们需要甄别出一个我们觉得与众不同的因素,或者一个可以控制的或将来可能控制的因素。
作者接下去介绍的这个发现简直让我惊为天人。人类的因果关系识别基于一个“力动态”的心智模型。
在一个因果场景中,一个参与者被称为“主动力”:一个呗设想为具有运动或静止内在倾向的实体。另一个参与者被叫做“拮动力”:一个在主动力上施加外力的实体,这个外力通常是对主动力内在倾向的反作用力。如果拮动力的力量大于主动力的内在倾向性,那么主动力从运动状态变为静止,或反之。如果拮动力的力量小于主动力的内在倾向性,那么主动力则保持原始状态。
用图表示是这样的。
这就解释了本文开篇的那个问题。在促成列车转向的例子中,致人死亡(无论是1人还是5人)的主动力是有轨列车,我的行为(使列车转换轨道)只是提供了一种拮动力,且其最终结果可以使伤害减小(如果伤害按死亡人数计的话)。而在扔胖子的场景中,致人死亡(胖子)的主动力是我,这意味着我杀死了一个人。这解释,请收下我的膝盖啊!!!!!
那么语言中动力模型和物理学中的动力有何区别呢?
语言中的动力学模型总是先挑选出一个实体,当发生碰撞时,将另一个实体设想成它的影响;而在物理学中,任何相互作用的物体均无此特权。语言所设想出的那个主动力具有倾向运动或静止的内在驱动力,而物理学则认为物体只是在简单地按其当前速度持续运动。语言视不同的倾向来定性地辨别运动和静止,而物理学则认为静止就是速度恰好等于零的运动。
嵌入语言中的直觉物理学也会影响人们的物理推理。
终于找到高中物理学不好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