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会离去,离开这个世界,这是必然而且也不可逆的事情。
我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亲眼看见过死亡,知道死神到来时的冷静和离开时的冷酷,以天生的自然神力在“终结”一切。
后来,我知道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签订了一份死亡契约,有的人长度很大,有的人长度很小,有的人厚度很大,有的人厚度很小,如果把这两个唯独展示在坐标轴上,所围成的面积就是可以是一个人一生的反映。
或许你感到我的说法过于悲观,尽管我只是在陈述一些事实而已,因为有时候痛苦地清醒,远比快乐的懵懂要更加重要。这正如哲学家帕斯卡所说的那样——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脆弱的芦苇!
梁实秋在晚年感叹:“人一出生,死期已定,这是怎样的悲伤,我问天,天不语!”说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难逃的宿命,只不过显得过于悲伤了一些。
当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死去的时候,我对生活的态度就大大不一样了,比如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说,真的没关系,因为我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同时我之前看重的一些东西现在也不那么看重了,比如我对金钱的态度就不在吝啬,不再会委屈自己而过分节省,而更愿意用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既然我们最终都是要履行那样的一份死亡契约,在有限的长度中我们依旧是可以去争取和创造无止境的厚度,因此我们需要开始不断地思考对于我的人生来说最重要的一些东西是什么,最重要的事情又是什么,我开始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我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对,为自己而活!
想通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什么事情都做,也就不会营营碌碌,就从原先的那个世界平移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对此,我能切身感受到的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对于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变得更加地果断和坚决,这种情形似乎就是将自己立于高阁之上,俯看一切,一目了然。
你最近去过医院吗?当你看到看到很多年轻的子女围绕着年迈的父母,注视着输液的吊瓶,眼中充满了凄婉和无奈,有的人甚至还为了尽孝道举全家之力,只为延长父母一两周的生命,你有什么感想呢?
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如果子女们能够把喝酒聊天,无所事事的时间省下3%陪伴父母,所尽的孝道又会多出几个月呢?我们注意交通安全,也不透支身体,那么大约可以活多少年?还有,如果我们把生命最后一个月的医药费用来提高生活的标准,每个月可以有多少钱可以优化自己的生活呢?
周国平说:“这个世界其实大家都在排着队沿着一条路往前走,停不下来,走到尽头就是死亡。这时男人和女人搭上了腔,开始说笑起来,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整个队伍便充满了欢乐”。你看人们对于生命,看法是相同的——都有终点;也是不同的——过程和意义!
换句话说,这一份死亡契约是终究要去履行的,但是如何履行则取决于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