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这本书让我像喝醉了酒》

”我曾这样爱过一个人,卑微到尘埃里。“

《台北人,这本书让我像喝醉了酒》

 01  

《台北人》是白先勇在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

此书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也相异,每篇都能独立存在,而称得上是一流的短篇小说。

但这十四篇聚合在一起,串联成一体,则效果遽然增加。

其中描绘了当时台湾社会的众生相,包括空军的妻子苏青,交际花尹雪艳,男工张雄,舞女金大班……

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书的基础框架,

相互陪衬辅佐,

深刻的重复和揭示了书的主题,

即漂泊与思念,

突出了在无常的命运与别离中人浮萍一般的脆弱和无力。


这是一本很注重细节的书,

所以作者的情感在每一个细节中不断的发酵,

让其仿佛酒一样的甘冽浓醇,

但是初入口时又是辛辣的。

是一种在社会中沉浮的无奈与心酸,是永远庄严的铭记和遗忘。

铭记和遗忘是一对反义词,可是在庞大的生活里,我们不得不一边铭记,一边遗忘。

铭记让我们自我安慰,遗忘让我们重新生活。

只要生命还在继续,这两个矛盾体就得不停的打架,

也许从未打赢过,又也许两个都赢了。

 02  

"我们的身上生活在时间之外的部分——那就是记忆吧——只有逝去的东西才得以定格、嵌刻以及不朽。"

这是知乎上看到的一句我很喜欢的关于《台北人》的书评,

一瞬间,我感觉心被击中。

“台北人”是国民党败落后最早来到台湾的一批大陆人,他们形形色色,由上到下,是社会上不同的角色。

可是,他们都一样的怀旧,一样念着故土。


他们是,是微风一样冷艳出尘的尹雪艳,是低俗泼辣的金大班,是终日围着娃娃转的男工张雄,是在牌桌子上埋葬空军和爱情的苏青……


他们每个人都有着无法释怀的过去的记忆,是一个没有伤疤但总是疼痛的大陆的烙印。


而书的奇妙之处就在于,

作者白先勇先生,

总是用轻盈细腻的笔触在不经意间又滑到了他们所有人最初始的地方,

好像穿过了经年的岁月,

和两岸的海峡…… 

比如已经紧跟时髦,跳舞打牌的苏青,又一次目睹了年轻空军的葬礼。

像当初她丈夫从飞机上摔下来一样,空军的牺牲总是来的猝不及防,又好像蓄势待发,让人提心吊胆,又让人慢慢接受现状。


金大班在风月场所混迹了二十余年,最后一夜,她就要嫁人了,嫁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富商。


可是偏偏是这最后一夜,她亲手带出来的舞女捂着肚子对她说怀孕了,并且想把孩子生下来,

她愤怒,恨铁不长钢。

可是当她看到那张已经笃定未来的年轻面庞时,已经是半老徐娘的她,脑海中竟忽的闪过两个字:爱情。


她曾经也是这样一个傻人,为了自己初恋的男人,怀孕,被姆妈强制打胎,哭着投河……

可是百般折腾,她依然没死,她还是在灯红酒绿里成了人老珠黄的女人……


于是,看着眼前的年轻姑娘,她脱下了手上的大钻戒:"值五百美金,够你和肚子里的小孽种吃一年多了。"

也许,她从不善良,可是她也赢不了回忆,赢不了惯性。


而后,她遇见了一个年轻的男人,二十多岁,穿着妥帖的西装,头发整齐,会害羞,不会跳舞……

她心动了,在夜巴黎光怪陆离的灯光下,她拥着他,好像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故事也到此戛然而止,我感觉懵懵的,好像还没有完,但是却结束了。

慢慢的,心中竟升起喝了酒后的眩晕感,也许这就是看书后如喝了酒一样的感觉吧。


 03 

不知故事中的人醉没醉,看故事的总是先醉。


而看戏不同,看戏是戏中的人哭,戏外的人也哭,是一种情绪的感染。

但书,在一个个方块字中,好像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小天地。

所有的笔触都是有情的,

或许三两句勾勒出来的一个场景,

或许一句没写完的话,可能就会触动读者的某根弦,

然后黯然下泪,以至于泪珠滑落却浑然不觉。

仿佛喝了酒,犯了痴,迷糊的睡去,然后朦胧的醒来,头很痛,揉着眼睛说:"昨天喝断片了…"

而那本书,那本书里的故事,那故事的情节,那其中的人,和着昨晚的酒性,醉了。

生活奔忙,总要有一本书可以让自己感受一下酩酊大醉后彻底的轻松。

愿你,能看到这样的一本书,

愿你,能这样的醉一回。

首发追光文学社vx公众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