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制造业去送外卖的年轻人:“再也不进厂了,饿死都不要进厂”
外卖行业意味着金钱和自由,几乎能满足年轻人对工作的一切要求。而工厂恰恰是它的反面,钱少、活多、被管束。
做HR八年来,听到最多的一句就是,“我再也不进厂了,饿死都不要进厂”,“只想做日结工”
前几天,接触过一位求职员工,叫小莫,今年20岁。半年前,他从一家电子厂离职,和许多曾经的工友一样奔赴外卖行业,在广州工作。
小莫进入外卖行业如鱼得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清楚掌握了成为一名骑手的潜规则,哪家店出餐快、怎么抢顺路单、怎么躲交警,他比老骑手还要清楚。
今天收益不错。他说道:白天和晚上加起来,他跑了48单外卖,赚了三百多块;跟他交谈当中,发现比以往开朗许多。
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制造业不得不开始自我调整,但年轻人似乎很难再回去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中国农民工月均收入为4072元,而据美团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骑手月均收入为4950.8元,比农民工平均收入高出近五分之一。
厂里也并不是赚不了钱。一般情况下,进厂无非是两个工种,普工和技工。扭螺丝、开关机就是普工,基本上谁都能做;技工要跟师傅学技术,比如磨机床,工龄越长越吃香,月薪上万的也有不少,但得沉下心来学习、耐得住寂寞。
骑手不愁新人加入,工厂老板们却很发愁。
制造业招人难已经不是新闻。《人民日报》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有高达73%的企业都面临招工难,尤其缺乏技术型人才。人口红利消失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更大的原因是,外卖、快递等新业态的出现,给适龄青年们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08年至2018年,中国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数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84%。农民工曾是制造业工人的一大来源,但年轻人不再像父辈那样,甘愿忍受流水线上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