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这个这个名字,或许以前在哪里看到过,却没有记住过。
在第五个公祭日期间,微信图书很接地气地送了一本名叫《南京大屠杀》的书,作者张纯如。
一看序,那是她母亲写的,什么张纯如在2004年就死了?肯定不是寿终正寝,那她是怎么死的?
带着这些疑问,我搜索了有关张纯如的信息,1968年生,那她死的时候才36岁。继续看下去,开枪自杀!
光想到序中张纯如写《南京大屠杀》的原因及写作过程中的奔波和遇到的困难,联想到她最后的自杀结局,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甚至已经开始有点抑制不住眼泪的夺眶而出,天哪,有什么书能使我只看个序就能流泪的?
终于利用空闲把书读完了,好几次流下泪来,或许是因为遭受屠戮的人们是同族吧,因此特别伤感,想到前段时间推送给乐妈一篇动物被虐待的文章她都看不下去,如果让她看到我中华儿女被当成猪一样屠杀时,她会怎么样。
该书力求客观,引用各种书籍资料,对当事人的采访,实地考察等等,我从来都没看到过引用标志如此之多的书。和大多数西方人士一样,其实看到此书之前我并不了解这场屠杀,只知道一个时间一个地点,还有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和一些支离破碎的故事,和一张日本兵拿着人头的照片。
我曾经也不解,为什么南京大屠杀的影响会如此之大?战争期间,玉石俱焚,伤亡在所难免,白起曾在长平大战后坑杀战国四十万军队,项羽也杀死了二十万秦兵啊,而三国期间,人口不知道锐减到一种怎么样的程度。
哦,那是因为战争,死亡的是军人,军人就不是人了?死不足惜?
但比起毫无武装,手无寸铁的百姓来说,有反抗能力的军人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阅读过程中,我甚至都极力从日本的角度出发,想着他们的理由,是因为没有粮食供养这么多俘虏?怕聚众造反?然后日本兵不到南京人口的十分之一,怕打不过百姓?正如孙皓晖先生在《大秦帝国》里面写白起不得不坑杀赵国四十万大军一样不得已而为之?
可当我看到具体的暴行之后,我丝毫没有这种想法了,那似乎只是一种被压抑久了邪恶人性的释放,日本人是个极度顺从的民族,以为天皇尽忠而死为傲的民族,宁战死不投降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战斗力很强,就像狼一样,可一旦这些人占领了世界,那太可怕了。
我联想到古代的一个杀人魔王,号称成吉思汗的铁木真,据说死在他手下的人上亿,当年的蒙古不也是所向披靡么?打到哪里是哪里,谁能挡?而在攻城后,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屠城,南京大屠杀不就是屠城么?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专门写到铁木真攻打撒马尔罕城,写到郭靖破城之后可以向铁木真提任何要求,而原本郭靖是和黄蓉说好向铁木真退婚的,在看到无辜的人被屠戮后,宅心仁厚的郭靖大发善心,要求变成了不屠城,剥夺了军队的屠城之乐,铁木真为此大为恼怒,郭靖母亲也间接因此而死。
屠城之乐,这也许是日本人肆意妄为的原因吧。可是,对于军队来说,军纪至关重要,难道他们的长官不管?实在是可惜,攻打南京的三位将军,全部都是变态。
事先已经有那么多预兆?为什么大家不逃呢?有点钱有点势有点能力的人都逃了,剩下的自然是老弱了。这也得“归功”于老蒋,好好的打着,咋突然下令撤了呢?可知这样一道命令牵扯到多少人?
据统计在1940年日军大扫荡的时候,为此死亡的老百姓上千万,可即便如此,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没有南京大屠杀大,至少现在12月13日是公祭日。
为什么?实在是因为残忍,种种恶行闻所未闻。如果说真有地狱,或许那就是地狱的样子。看着前面的人被打死,然后把他埋了,接着自己被打死,那会是个什么心情?看到那么多同胞死去,或许死也不再那么可怕了吧,死就死嘛,谁都会死,来个痛快的就行。那个时候,死真的一点都不可怕了,死前的恐惧,对亲人的留恋,才是最可怕的东西。
除了残忍之外,还有一件事更令人发指,那就是不肯承认,甚至说不敢承认,比起这个来,日本比起当年的铁木真可就差远了,人家虽然杀戮,但人家敢承认啊,屠城之乐有啥错?日本人呢,一方面还在报纸上大肆报道杀人比赛,一方面把所有相关的证据都隐匿销毁,更别提赔偿了。
说起这个来,和当时的国际形式也有关系,特别是美国佬,原本1945年在日本扔下两颗原子弹,怎么说也是帮中国的吧,后来没过几年,朝鲜战争打响,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双方成了敌对势力,日本倒成了美国佬的同盟了,美国佬哪还会管中日赔偿的问题。
不赔偿就不赔偿吧,可在这么多证据面前,还有那么多活人证,各种影像资料,这样都矢口否认,那还能怎么着?要不再打一仗?估计也不可能,那也只好老百姓口头喊喊了,抵制日货啥的。
乱世出英雄,即便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我想一定有数不清的无名英雄,他们当然有名字,只是无从考究了。张纯如着重描写了三位外国人,毕竟那个时候外国人能留下了的就已经难能可贵了,就算没做什么,那也应该佩服他们的勇气。那三位外国人都是当时的活菩萨,在这里我把他们的名字摘出来,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南京唯一的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南京的活菩萨——威廉明娜·魏特琳。看到作者对他们结局的追踪,这三位南京城的大英雄下场都不是太好,不经让人留下泪来。也看到南京市民自发给拉贝寄东西,帮他渡过人生最后阶段的阴暗岁月,我也终于感到丝丝欣慰。
而作者张纯如,是我们更加应该记住的名字,她让南京大屠杀让世界知道,正如张纯如所言,不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仇恨,而是为了避免下一次南京大屠杀,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