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季节,北方人习惯使用暖手宝。办公室、大街上可以看到老老少少的人都喜欢把两只手插到暖手宝里。
近几年,发现商场里的暖手宝样式翻新迅速,花色形状千变万化,功能也越来越多。
充电的暖手宝尽管好看暖和,但还是用着不顺当。充电时间短不热,用的时间不能太长,随时要充电,而且有重量。用来用去,就是找不到小时候妈妈缝制的棉花袖筒的感觉。
最早看到的暖手宝,是上初中的女子自己买回来的。因是塑料材质,手感有点硬。通电加热后,放到手上取暖。手接触面是热的,手背却是凉的,得把手来回翻着取热。暖手时间只一会,再通电加热。感觉麻烦,且携带不方便。
紧随其后,各种材质的暖手宝出现市面。女儿大学毕业后,从南方带回来一个布质的暖手宝。当时,看着好多了。但还是要通电加热后方可取暖。这次是双面受热,手感也不错。双手插进去感觉好多了,热度保持时间也相对长了些。
曾经下乡,给自己联系的贫困户的残疾女儿,买了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暖手宝,同样是需要通电加热后使用。把外观好看的暖手宝送往女孩母亲手中时候,自己心里是愉快的,同时也有点不踏实。希望残疾女孩不受冷,也不愿因为充电而出现什么问题。
更想念小时候,戴的棉花暖袖筒。那时,家家孩子多,穷且热闹。一到冬天母亲们多少都要缝制棉袖筒。冰天雪地里,不管男孩还是女孩,双手插到袖筒里,双腿滑着雪,刺溜刺溜,像林海雪原中的工农子弟兵那样,弯腰抬头,勇往直前,潇洒自如。身体若出现倾斜时,一只手迅速从袖筒里出来,配合胳膊伸开,等全身恢复平衡时再把手伸进袖筒。
棉袖筒不用加热,材质简单,只用棉花与粗布两种。棉花卷进两层布中间缝成长短合适,粗细刚好就得了。双手插进去,手心手背受热均匀,行走自如。戴上它既轻巧方便,经济实惠,又环保安全,亲切安静。
当下棉花粗布品种繁多,质地花色更优,为何没有人做棉袖筒呢。也不见有人戴手工缝制的棉袖筒。望着耀眼灿烂的暖手宝,找到的是对母亲和儿时的回忆,却找不到母亲微笑里的温暖安静和孩子们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