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博弈:北宋又求和
主讲:姜鹏
上一讲我们说到,在得到元昊立国的消息以后,宋仁宗非常震惊。仁宗就问手底下这些大臣,该怎么办,结果绝大多数大臣都相当自信,根本不把元昊建立的西夏放在眼里,觉得夏国是蕞(音:最)尔小国,元昊是跳梁小丑,只要我们大兵一出,轻轻松松就可以让他们灭国。
可以说,北宋绝大多数的大臣都过于乐观了。自从“澶渊之盟”达成以后,宋辽两国之间的战争频率大大降低,军队多年疏于训练,战斗力直线下降,甚至在地方上,很多军官连自己手底下到底有多少兵都不知道,留在军队里的将士也都是老弱病残,根本打不了仗。实际上“军队战斗力弱”的问题早在真宗后期,刘太后掌权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端倪,只不过和平年代,并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才出现了我们开头说的那副场面:要和西夏打仗了,仁宗君臣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军队内部的糟糕情况,对自己抱有莫名的自信。
公元1040年正月,西夏率先行动。元昊亲率大军,攻下了西北重镇金明寨,兵锋直指延州(今延安),镇守延州的官员认为自己抵挡不住西夏的进攻,马上向附近的将领求援。当时负责支援延州的将领有两位,一个叫做刘平,一个叫做石元孙。两位将军带着两万多人马,在三川口(陕西安塞)一带遭到西夏军队伏击。
我们也不能说宋朝方面不努力,实际上两位将军非常拼命,遭到伏击以后,刘平耳朵直接被箭射掉,但他仍然带着几千残兵和西夏军队连战两天两夜,但我们之前提到了,宋朝军队整体的战斗力是很弱的,根本没有办法和久经沙场的西夏军抗衡,所以最终,刘平和石元孙被俘。三川口一战,以宋军的惨败告终。
三川口战役,堪称雍熙北伐(太宗趁辽国新君继位时发动的那次北伐)以后最大的败仗。这次战役的失败让宋朝君臣大吃一惊,心态失衡了,觉得夏国不就是党项族建立起来的一个小国吗,我们打这样的小国,怎么还能输成这个样子呢?惊讶之余,北宋方面也开始反思。仁宗对西夏提高了重视程度,他将两位名臣送到前线,一位叫做韩琦,另一位,大家应该更加熟悉,此人名叫范仲淹。但是这两个人的想法不一样。韩琦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你一直这么消极防守,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夏国永不入侵,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打退,打服。而范仲淹提出反对意见,他觉得宋军现在没那个实力,打不过夏国,所以应该坚壁清野,采取坚守政策。这两方看法中,仁宗比较认可韩琦的“主战”想法。
但还没等宋军这边展开主动进攻,1041年二月,元昊又南下入侵了。主战的韩琦马上派将领出城迎战,而元昊玩了个心眼,他让先头部队诈败,先丢弃牛马物资,一路向后撤退到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刚刚经历过一次惨败的宋军战斗欲望很强,很想一战翻身,夺取胜利,所以一路追赶上来,结果到了好水川,傻眼了,这里埋伏着整装待阵的西夏军队。宋军被包了饺子,两位主帅全部战死,宋军死伤上万余人。而这一次的战损,甚至比三川口一战的损失还要大。
好水川一战过后,主战的韩琦当然没有发言权了,范仲淹的战略思想逐渐被仁宗所接受。在此之后,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宋朝在西北前线设立了四大军事要地(延州、庆州、渭州、秦州),委派四位重要将领分别驻守,从表面上看,大家互不干涉,职责分明,好像很合理,但事实上,四大防阵之间的沟通很少,又没有统一的调度和管理,等于是大家各自为政,很容易被西夏一一击破,这也为后来宋军的再一次失败埋下了伏笔。
第二,宋朝内部就是否要与西夏议和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范仲淹一派认为,可以在防御的同时,和夏国展开谈判,达成和平盟约,以给北宋喘息恢复的时机。但这个观点遭到了众多大臣的反对和抨击。很多人仍然认为,宋军在军事上可以取得胜利,没有必要议和。所以最终,西夏、北宋两国还是没能走上谈判桌。
于是在1042年九月,西夏第三次大规模南侵,兵锋直指宁夏固原,当时驻守在这一带的主帅,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四大将领之一,此人名字叫做王沿,他赶紧委派副将葛怀敏出兵迎战。但是历史重演了,元昊再一次诈败,把宋军引到定川砦(固原西北),展开包围。葛怀敏被包围以后,苦苦支撑。可是很快,夏军切断了宋军的水源,无奈之下,葛怀敏率部突围,但是大家知道,这种情况下突围,目的肯定不是取得战争胜利了,而是让尽可能多的人逃出去。一战下来,葛怀敏手下十四位将领战死,九千多位中低层将士被俘,成功逃走的士兵寥寥无几。
三战三败以后,北宋朝廷大为吃惊震撼,当时的宰相吕夷简甚至非常直接地说,“这仗打的,一战不如一战,太可怕了”。但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能完全怪罪于前线的军队,因为当时宋朝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由于军队战斗力弱,宋军在夏宋第一战中失败了,失败了就要补充军队,甚至要比以往更大规模地增加军队人数,有学者统计,和西夏展开作战以后,宋军的禁军从四十万人增加到了八十万人。但是养军队需要钱,钱从哪来,增加税收而来。可是以增加老百姓生活负担为代价,收上来的税,并没有用到军事作战上,很多都被各级官员贪污掉了。而且大家可以看到,宋、夏三次作战的时间间隔是非常短的,第一次三川口战役,发生在1040年正月,第三次定川砦战役,发生在1042年九月,这才几年啊?短短三年,新招募的士兵还没有等训练成型,就战死在沙场上面了。所以就形成了这一种局面:增加税收了,增加军队数量了,但军队战斗力就是上不去。
这种情况下,宋朝不得不考虑和西夏议和了,而这,恰恰中了西夏的下怀。西夏为什么也想议和?两方面原因,第一,西夏也顶不住了,早在西夏立国以后,宋朝就切断了和西夏的贸易往来,而西夏很多的生活必需品,比如说粮食、布匹,很多都是通过和宋朝的贸易得来的。现在贸易不了,西夏百姓的生活很成问题。再加上连年征战,西夏内部的财政状况很不乐观。第二,议和能让西夏的利益最大化。大家想一下,如果西夏北宋不议和,战争一直打下去。西夏能获得什么好处?以西夏的军事实力,他们能够攻取宋朝边疆的一些城市,但绝无可能把宋朝全部吃掉。而他们付出巨大的攻城代价,所能够掠夺的物资和财富都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固定的。但是议和就不一样了,议和就意味着,西夏不需要连年作战,也能够每年从北宋方面得到固定的物资和财富,这不比打仗好多了?
就在宋夏两国就议和问题展开讨论的时候,另一股势力插进来了。大家别忘了,当时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可不止宋和夏这两个国家啊,还有宋朝的死对头辽国呢。这个时候辽国跳出来和宋朝说,你做错事儿了。它强词夺理说,早几年前,我们和夏国达成了盟约,辽夏之间是“舅甥之国”,我对人家可是有保护责任的,你打他,怎么连招呼也不跟我打一声啊?辽国又说,咱们之前签订澶渊之盟,那白纸黑字都是明明白白写着的,不准在边境地区设立军事工事,你看看你现在,又是修筑长城,又是增加军队。宋朝说你这不是找茬吗,我那是防备西夏用的,辽国说那谁知道啊,反正你就是违背盟约了,你要是还想和平盟约继续生效,你就得给我补偿,你得把瓦桥关以南的那片土地给我。
我们早在“澶渊之盟”那一讲里提到了,瓦桥关是北宋抵御辽国的重要防线,不可能给出去,这一点,辽、宋双方都是心知肚明,所以辽国这个时候提出这个要求,无异于一种威胁措辞,潜台词就是,你要多给我点好处,不然,我就出兵硬吃你的瓦桥关。可是宋朝现在正深陷西夏方面的战争泥潭,本来就连战连败,要是辽国真这个时候打过来,那根本没办法展开防御,所以被逼之下,宋朝只好答应辽国,在澶渊之盟的基础上,每年多增给辽国十万两白银,十万匹绢。与此同时,为了暂停和西夏方面的战争,宋朝又和西夏达成盟约,每年给西夏七万两白银,十五万匹绢,三万斤茶,重开边境贸易,而西夏取消国号,仍然接受宋朝册封。由于这一次议和发生在庆历四年,因此也被称为庆历和议。
在这一轮三国博弈当中,不花一分本钱,捞的重大好处的就是辽国,它不仅趁着宋朝战败危机,在谈判桌上讹诈了大量的金银,还在宋、夏战争中,扮演了调停人角色,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可是这样的行为也惹起了宋、夏两方的不满。庆历和议不久后,辽、夏两国关系恶化,双方甚至爆发了军事冲突。而宋、辽、夏三方谁都吃不下谁,形成了一种“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年轻的宋仁宗又该如何挽救处于危机之中的宋帝国呢?我们下一讲再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