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广告,可以说没有几个人是不反感的。
即使是广告人,也很讨厌浏览着网页时弹出一个广告窗口。
特别是那些“X”特别小的,即使你击中了靶心它也会跳转到广告页。
其实说来也奇怪,我们离不开广告。
没有广告,我们不知道有一款合心水的产品在市场上出售,更不可能把它买回家。
没有广告,所有产品的成本都会大幅提高,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物价也随之大幅提高。
可见,我们离不开广告,我们只是很讨厌广告。
不过跟你说个秘密吧!
即使你嘴上把广告骂得狗血淋头,其实在骂的过程里,某一品牌的名称、logo或者配色已经定格在你的脑海中。
很可怕吧?
所以说,这些广告并非无用,只是太难以让人接受罢了。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某些广告难以让人接受呢?
答:它们太~太硬了!硬得咯牙!
我们都知道,广告是营销其中一种手段。
从作用上来说,两者都是将产品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介传递到消费者中。
从这个定义就可以发现,与消费者联系最密切的,就是媒介。
媒介的存在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和效率。
而问题就出在媒介与消费者的传递之中——两者的沟通太硬,导致消费者不愿听广告的说辞。
什么样的沟通最柔软,最容易让人接受?
我们联系生活实际就不难发现,那些能让我们产生信任的沟通最容易接受!
而最容易让我们信任的沟通,就是口碑——一个从人类商业发展开端就出现的事物,然而却被现代一部分营销人认为其 在互联网时代的作用大不如前!
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媒介涵盖线上和线下,已经发展到数十种。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还会有更多。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
祖祖辈辈口中的“口耳相传”,用营销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口碑营销”。
口碑营销,就是将“熟人”作为媒介,让他为某一产品背书,再将信息推荐给他的熟人,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地背书下去。
由于熟人间的传播容易产生信任,而人或多或少地存在从众心理。随着传播基数的扩大,信息传播的效果将越来越大。
所以这种看似最低级的营销手段,往往是最基础、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当今市场营销学赋予的众多“+营销”,大多是“口碑营销”的衍生物。
比如“饥饿营销”。它被或多或少地运用在去年火起来的喜茶上。
其实从运用的心理机制上看,“饥饿营销”与“口碑营销”都运用了人从众的心理,本质没有太大差别。
随着排队人数的爆炸增长,这款网红茶也就越来越爆炸。
喜茶也因此拉近了顾客与顾客、顾客与品牌的关系,很柔性地起到了传播的效果。
可见这种营销,是最不容易让人反感,最容易被人接受的。
反观现在被我们嗤之以鼻的广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太硬——阻碍了我们日常的生活,犹如一块巨石将原先顺流而下的小溪阻挡。
就像当我们侃侃而谈时突然被某人插嘴岔开话题,脑海中肯定会有一万匹草泥马奔过。
夸张点举个例子
如果你在大街上走着,突然某位陌生大叔走过来跟你说某某马桶用户体验极棒,你不可能动心吧?可能还会嫌他挡着你去约会的路。
这是因为你和他之前没有任何交集,他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不可能取得你的信任。因此他对该马桶的承诺属于无效背书。
这就像我们所讨厌的广告,没头没尾地跟我们说某某有什么好处,当然难以让人接受。
这样的广告,能起的作用就是提高曝光度,但它走不进消费者的心。
不过呢,话不能说得那么绝对。有什么情况下这种比较“硬”的承诺能获得我们的芳心呢?
先看看这个变式。
如果把陌生大叔换成某个有名气的马桶品牌CEO(这栗子的可能性与在街上偶遇李小龙有得媲美),结果可能就不同了。
你虽与他不是熟人,但你知道他背后的品牌是值得信赖的,那这样的背书就有可能有效。
放到现实中,这个CEO就是代言人。即使再“硬”,再“咯牙”,只要这是我的爱豆,他说什么都对对对。
代言人有“软化”的功能,能将与部分受众的传播硬度“软化”。
划重点,部分!
假如你不认识/不喜欢这个CEO,或者你刚给新家买了个马桶,或者你住的是酒店……
那这位代言人无论如何甜言蜜语都无法获得你的芳心。
最多……最多会让这CEO签个名,或拍个照发条朋友圈,你就赶去约会了吧?
所以广告要让人容易接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消费者的洞察。
得知道受众是谁,
受众什么时候需要/不需要某样东西,
受众有什么想说又难以表达出来的话
……
好的洞察,才能将原先硬邦邦的说服,变成柔软的“口碑营销”。
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广告主意识到将广告“软化”的必要性。
比如在一些综艺节目中巧妙地将品牌信息植入其中,当属于广告的成功转型。
特别是那些将产品的功能、特点或者理念,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综艺的情节当中。
这样的广告植入,能将传播的硬度降得很低。
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广告主的曝光度,也让观众很容易接受。
综上,我们为什么痛恨广告?太硬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