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看过《窗边的小豆豆》吗?
还记得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吗?她是个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的的孩子,同时也给老师制造了很多的麻烦, 在老师眼里成了问题儿童,还被罚站,要求退学、妈妈给她找到了一座新的学校,就是芭学园,在这里,孩子的天性被充分尊重,行为被允许。
有次上厕所,豆豆特别心爱的钱包不小心掉下去了。她居然自己打开化粪池的盖子,跑到工具房拖来比她还要高的舀子,趴在池边,一下一下从池子里舀出东西,来找她的钱包。校长管都没有管,只是让她清里掉垃圾就OK了。
《关键期关键帮助》的作者李跃儿,就在北京建了一所这样的学校,也叫芭学园。尹建莉老师这样评价:李跃儿,一个把画布变成立体乐园的人。
李跃儿老师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了《关键期关键帮助》这本书。
大家想过吗?一个生命从孕育到出生,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当我打算要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内心是怎样的态度和心情呢?是想要一个可爱好玩的宝宝?还是想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安慰剂?或是想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无论我们付出的是爱或者不爱,我们都需要知道我们是怎么看自己的孩子的?不同的看法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做法,而不同的做法会养育出不同的孩子。
同时,我们对孩子的看法,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养好孩子,只有了解了儿童成长关键期的不同特点,我们才能在关键期给予孩子关键帮助。
那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儿童观呢?
第一、把孩子当成一个空罐子。
大家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家长,小宝宝话还没说利索呢,就一遍一遍地给孩子读唐诗,所谓给孩子灌耳音
再比如,公园里,孩子正在看从土里钻出来的蚯蚓,妈妈喊道:宝贝,干嘛呢,快抬头看那多白云,看像不像一匹小马?再看那朵,像不像棉花糖。
我们成年人很多时候,往往总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空罐子。拼命的往里面装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碰到什么就里面装什么,要把它塞得满满的。根本不管孩子现在在感受什么,在观察什么,在探索什么,一味的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间。就好比,我们在追一部孙俪的剧呢,你老公就说:无聊,这有啥好看的,还看得津津有味的,还电视给你关了,还说喝茶去。当你被打断时这时候,什么感受?你觉得老公尊重你吗?
孩子也一样,他们经常因为观察一个小动物或是令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会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这个时候孩子也是在思考的。如果我们不断地给孩子输入那些约定俗成的小常识,而且我们越勤奋,孩子就越成了装满知识的小抽屉。
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造成孩子把所有用来发展的力量,都用在了对小常识的收集上。可能也会引来周围人的赞叹,也可能会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但是,并不一定了解很多小常识,孩子以后的生存能力就强。
从小到大,周围人对孩子的赞叹,使孩子以为自己是优秀的。是优秀的,就一定会被生存环境所需要,所以当结果与孩子的判断不符时,孩子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巨大的疑惑,以为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平。以为这个世界出了问题。慢慢的,他就会变成一个受害者,人生变得郁闷。
所以,孩子不是一个空罐子,我们不能塞给他我们认为一切有用常识,而抹杀了他们的想想象力、创造力、思考力、幸福力。
第二、孩子是一张白纸吗?
我身边有一个孩子,三岁多,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问他什么意思,反正他也不知道,妈妈说,现在记忆力好,背了不忘,反正早晚都得用,家里有人去,赶紧让孩子展示一下掌握的技能。
有的爸爸妈妈,让孩子学龄前报英语、数学、语文,以后上学轻省些。
我们把孩子当做一张白纸,由我们成人来塑造,孩子以后可能会很成功,但这些········但是,这些孩子没有童年,找不到独特的自己,更不会欣赏自己,价值感会很低。
我们这样看待孩子,可能会造成孩子的严重逆反,或者潜能被扼杀。
其实人类的知识有一部分是个人通过自己探索,总结,归纳提取出来的,就是直接经验,比如,我的孩子学习时钟和时间这节课的时候,会比较轻松,因为她之前,一直在玩一个玩具表,我们在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分针走一格是多长时间,另外,她通过绘本了解到一分钟大概有多长,3分钟有多长,比如一个3分钟沙漏里的沙子流完,就是3分钟的时间,她会盯着沙漏看,去感受3分钟时间的流逝,这些直接经验可以称为知识。如果孩子没有机会探索个人知识就不能成长起自己的大脑工作模式,孩子没有直接经验作为支撑,没有力量大脑工作模式。孩子就无法对书本和老师讲的知识产生共鸣,不共鸣就是不理解,不理解就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去学别人逼自己学的东西,这样的知识学了也没法用。
第三、孩子是玩具吗?
你见过这样的妈妈吗?你看到她和孩子在一起,她也变的像个宝宝,甚至比宝宝还要小,妈妈还要把宝宝当做玩具玩一下,比如,孩子看见一朵花蹲下来刚想研究,妈妈自己变成了孩子,在前面蹦跳着说,“宝宝快跑,快跑,看妈妈能够着这个树枝,来,跳一下。”孩子说:妈妈看这朵花,可能孩子从这朵花里得到了独特的发现和感受,想要去跟妈妈分享,但妈妈根本不管宝宝的需要,一把把花摘下来说:来,抓呀,来抓呀,孩子抓不住,继续逗孩子说:不给,不给就不给。
再比如孩子正在看一条虫子,妈妈躲在草丛后面,孩子抬起头发,现找不着妈妈了,开始惊慌,妈妈却躲在一边偷着笑,孩子急得哭了,妈妈突然跳出来,哎,妈妈在这呢,哈哈,哈哈哈。
妈妈的这种行为,其实是我们成人把孩子当成了可爱的宠物,宝宝在探索这个世界,可是我们总是一次又一次把宝宝的注意力从她的探索中引出来,引到我们家长的行动和动作上,而家长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可爱,家长的行为和动作对帮助孩子发展没有任何意义。他们用孩子来愉悦自己。而不是考虑自己要给宝宝什么,宝宝的需求是什么。
我们家长表现出这种行为,宝宝很困惑:她不知道作为一个成年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和自己有什么区别。会让孩子变得很混乱,有时候妈妈是个比自己还小的,心情好的时候,幼稚的大人,一会儿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没有了兴致来扮演,又成了个恶魔。会突然找孩子发飙。
孩子会以为自己是不好,才造成爸爸妈妈有时候高兴,有时候不高兴。在父母高兴时也也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可能会不信任这个世界,他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可信的,不知道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他会用一种扭曲的心态去看别人,或者去逗别人。不知道如何与人以诚相待,这就是把孩子当宠物的一种儿童观带来的家长行为。
其实,孩子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她不是我们的玩具。
第四、孩子是麻烦吗?
有一位妈妈,孩子生病,休学了,她一直陪着孩子,但是她认为是孩子给她添麻烦了,不能去上班,还要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这种情况妈妈有负面情绪是刻意理解的,但是认为孩子连累了自己而把这种负面情绪经常经常发泄到孩子身上,就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他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会自卑,有负罪感,这种低自尊导致以后当有人真的喜欢他的时候,他都会觉得自己不配。
所以,千万不要把孩子视作麻烦,如果说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孩子选择我们做父母,那该是多么深的缘分呢。
第五、孩子是上帝吗?
我身边有妈妈说:我就特别爱孩子,自己舍不得穿一件好衣服,都要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饮料喝的满桌子都是饮料罐,我都会替他收,我的孩子太辛苦了。
在这位妈妈看来,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需求,给孩子包办代替,就是爱,用这种态度养育孩子,会使孩子真的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老大,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人都得围绕着他转,由于一直被顺从,孩子无法顺从于别人。所以,孩子不能成长为感受他人和体贴他人的能力。
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生有三大课题,事业、人际关系和爱情,这三种关系中,没有一个关系不需要与人打交到并产生积极合作的,如果孩子一直无法脱离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认识到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必须通过为他人服务获得生存机会,孩子到了少年时期,在群体生活就会变得非常艰难。
他们会不断地受到排斥和谴责,但自己又不明白为啥。
把孩子当成上帝养育的孩子,没有培养起利他的精神。孩子以为全世界的人都应该爱他,一个没有利他精神的人,是无法在社会生存的,因为他无法为别人服务。当他需要和别人合作时,发现其他人无法像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顺应自己时,她就会感到愤怒,伤心和生气,于是就会向别人发泄自己的情绪,会非常地不合群,会很痛苦。
所以把孩子当成上帝,是在害孩子。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孩子或者说是认识孩子呢?
怎样看待孩子?其实是一个应该怎样看待生命的问题。
孩子也是一个有思想,有感觉,有情感的高级生命来看待,是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必须学会敬畏孩子。我们身处这个社会,各行业的人都会去了解自己那个行业的规律,接受自己行业最先进,最正确的观念。比如农民为了种好一个品种会坚持坐在课堂上学习病情,专家指导自己的实践,但养育孩子这样的大事,却很少有人能去下功夫学习。甚至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养育孩子需要学习很多人凭着自己的想象,在沿袭着自己父母的正确或者错误的方式,碰巧养好了孩子,将成为一个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碰巧没养好,小则是家庭几代人不能安度晚年,多则是一群人,由于这个人感到不愉快。作为家长,我们把孩子养好,就是对社会做贡献。
孩子是一粒种子啊,种子在发芽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人给他各种帮助。
在帮助一颗种子时我们必须懂得这类种子与我们种植的其他种子有什么不同,我们将要种植的种子,什么时间需要水,什么时间需要肥料,什么时间需要水多,什么时间需要水少,我们不能天生就知道这些,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才能了解这颗种子的特点,这个特点也就是自然赋予这颗种子的规律。
只有了解了儿童成长关键期的不同特点和规律,在关键期给予孩子关键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