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你做对了吗?

孩子需要一个美丽的谎言与童年为伴。

有一部电影,悲情的结尾铸就了最有深度的喜剧;以父爱之名为儿子编造的游戏谎言,让阴云笼罩的大地充满了阳光,它就是《美丽人生》。对这部意大利优秀作品,各路大神已经有太多的解读。初为人父,我想从儿童教育这一视角,做一分享。

德国纳粹集中营这如同阿鼻地狱的地方,父子之间上演了一场1000分的喜剧游戏,奖励是辆崭新的坦克。于是,孩子有了足够的勇气熬过那段水火的岁月,纯洁的心灵也有了寄居地。

面对孩子,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向他描述这个世界:

表情凝重、心情沉痛的讲述这个社会的黑暗,让孩子为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还是编制谎言、构筑象牙塔,让孩子暂时远离社会的残酷?

NO!!!

孩子需要一个美丽的谎言与童年为伴。

当疲惫一天,拖着身躯回到家中;当面对困难甚至死亡,你要能笑着,微笑着,狂笑着,赶走孩子心中的疑虑。告诉孩子,那些人也想获得奖品,要做坚强的小顽固,学会坚强,不能出局。用美丽的誓言和智慧为孩子捍卫那一份美好。

童年之后,早一些认知社会

这个观点,一定引来争论:

异议者:

孩子心理发育跟不上生理发育的速度,在价值观和道德观未养成的阶段,容易被社会中种种诱惑吸引;

一位老师说过:“我并不是不愿意给孩子们将什么是社会,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而是我根本就没有能力将这个社会客观的展现出来”。

......

童年之后,希望孩子能早一些认知社会。

两种典型的家庭教育:过度保护(也称溺爱)和过度放纵。前者导致孩子缺乏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后者可能使孩子在诱惑中误入歧途。

教育应该是有榜样性、鼓励性和干预性的。

家庭作为孩子的原生态环境,父母的言谈举止就是幼儿的参照,作为社会的组成单元,优良的家风,和睦的气氛,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都能陶冶子女的情操。无论好坏,父母均为参照。孩子的社会属性从家庭开始。

对社会有基础的认知,需要孩子接触,同时也需要父母的鼓励和干预。

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学会与人相处并感受同学之间的亲密友谊。

暑假,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接触自然,帮老人打理菜园,养鸡喂猪等。通过劳动培养孩子勤劳和坚强的性格,同时体会分工合作和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带孩子上超市,有意识的让孩子选商品、询价、砍价和付钱。外出游玩,让孩子准备物品、规划行程路线、带路问路买东西,以此,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旅游时,告诉孩子景点的由来,用古诗来表达对美景的赞美;逛街时,给孩子讲述商场的由来,简易的运作流程,如何实现盈利。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基础认知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孩子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前室友影响到我,先试试再说,真的谢谢她,这个想法不错。 虽然这个情商极高的盆友极度的不靠谱,但是双子座的银,真的...
    天涯何处有酒阅读 287评论 0 0
  • 清早起来,正刷牙时,门外响起一阵敲门声。 搬到这里住快两年了,早上有人来敲门的情况从没发生过。猜想是有人敲错了门,...
    苏泊里阅读 216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