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一群艺术家组成了世界早期的广告公司;一百年后,还是这波人,他们延续着前辈的手艺,却分散各地,称霸在媒体号里。
从入行,我就思考,广告业对客户究竟价值几许?
这些年,互联网营销横行,传统广告式微,直至李檬语出惊人,广告公司命陨网红之手的言论,戳痛每一个广告人。老广告人像坚持使用毛笔写字的晚清老书生一样,嘴上强硬反驳,内心则忐忑不安,随时准备就义于某个漏洞的袭击。
其实,互联网发展史就是一部中间商消解史。
淘宝消解了层层分销商,百度消解了百科书贩,腾讯、头条消解了流量代理商:传统媒体。
买小米手机去官网,看明星关注其微博或者抖音号,喜欢某位作家订阅他的公众号即可。
这个时代,我们无比接近原创者。
企业作为产品的原创者,也在逐渐消解它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商:广告公司与传统媒体。
至于广告公司的消解原理,自然是从其提供价值的瓦解开始。
广告公司都提供了哪些价值?现况又如何?我简单归纳,价值有三。
广告公司价值一
广告公司的“三岁看老”。
像一个人出生基因决定未来发展一样,广告公司诞生的契机,昭示着它百年后的命运。
1841年,世界上第一家广告公司在美国费城诞生。它是靠买断报纸媒体,掌握销售窗口,招徕广告主,赚取广告费差价(抽成)存活,后来设置文案、设计等岗位,均是此基础上的附加价值。
也就是说,没有报纸为代表的全国性流量产生,就不会产生广告公司,后来者如文案设计等创意就成了无水之木,无法生根消费者心智,建立品牌资产。
因此要认清,创意发挥是基于传统媒体掌握大流量的背景,一旦传统媒体流量分散,创意也必须跟着分散细分,而现有模式的广告公司在流量分散的时代是走不通的。
换言之,寄生传统媒体模式的广告公司,与传统媒体共命运。
现在一切都变了。以前我们很少提及销售转化,是因为传统媒体流量集中,又逢改革开放市场空缺大,产品出生就是首创,广而告之后,一抢而空是常态,但现在,传统媒体流量被新媒体攫取大半,广告公司寄生的流量盘被蚕食,其根基发生了动摇。
流量是水,广告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滋生于互联网的流量,便是倾覆现有模式广告公司的水。
广告公司价值二
世界上第一家广告公司在买断报纸代理权后,发现客户有更高的要求,文案、设计等创意岗位便应运而生,这是后来许多广告公司引以为傲的创意资产。
然而,互联网之前,所有新技术均为服务自上而下的流量而生,属于被动式技术,直到互联网到来,技术本身开始作用于人,成为主动式技术,我们参考大数据做选择,沉浸于智能推荐,人开始受技术指导,整个世界的逻辑被颠倒,个人能力被放大,甚于企业的吸附力,抖落出大量自由职业,大企业瘦身,小企业遍地开花,世界变平了。
由此带来的是,广告公司寄生的传统媒体被削平,广告人不得不创意各种版本的内容,投放各个平台,达到以前的流量总和。
当一次性创意制作不能满足一场品牌营销战役的时候,意味着广告主制作支出增加,广告公司创意制作贬值。(同样的广告效果,以前需要一次创意制作,现在需要多次)
更为严重的是,个人能力被放大后,往往会独立出公司,成为KOL,他们自带创意能力,又有流量池,使得广告公司异常尴尬。
广告公司价值三
广告公司基于媒体代理,延展了创意制作等增值服务,随着广告客户增多,积累了大数据,广告人信息密度高于企业客户,洞察出企业问题的概率更高,并形成一整套方法论,最终扛起了品牌管理的大旗。
改革开放,大量4A涌入国内,那些先进的方法论也随之而来,指导着企业创建以及品牌管理。然而三十年教化,广告主老虎学猫,逼师上树,广告公司饿殍遍地。
不是广告晚辈不知奋进,而是改革三十年,中国企业饱和,几无大型新生企业,企业品牌管理需求惨淡,多数广告公司价值旁落为制作与执行的优化。
广告公司现状
广告公司价值有三,被替代有二。流量代理权丢失(自媒体崛起),创意壁垒被打破(KOL自带创意能力),仅剩的策略,独木难支,广告公司整体价值被边缘化。
流量去中心化不可逆,诸侯割据时代来临,广告公司出路在哪?
我们知道,广告与流量永远一体化。广告依附于流量,流量在哪,广告就在哪。
广告公司应该会死掉一批,剩余一小批会爬到产业链上游,单纯代理包装制作,最后一批将绝地求生,走向“红”途。
未来广告信息流
未来,广告公司或许会和媒体合并进化为MCN公司,作为中间商消解史的过渡。
广告公司会建立自己的媒体矩阵,签约大量网红,锁住网红覆盖的粉丝,以老带新留住流量大盘,即便协议到期网红离去,也有新网红接盘,铁打的流量盘,流水的网红。
或许,MCN公司也只是个过渡物,最终应该会无限接近企业与消费者无缝对接的局面,比如网红自己开发符合自身调性的产品,与消费者零距离。
未来,广告公司将大展“红”途,我们一起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