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发生了一件事,细想起来,结合自己之前的工作,觉得很玩味,甚是有趣。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浏览育儿软件,该软件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月龄推送育儿知识和亲子游戏,恰巧看到一个好玩的亲子游戏——创意涂鸦,游戏是这样介绍的:
“爸爸妈妈可能并不相信宝宝可以创作了,但其实他确实已经有了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议家长营造更多更宽容的生长环境,让宝宝用自己的节奏开发智力。推荐给妈妈一个合适的娱乐方式——涂鸦,但现在宝宝还是喜欢把能抓到手的东西往嘴里塞,因此提醒妈妈最好不要用市售的水彩笔墨等绘画工具,而可以自制些可食用的颜料,如紫葡萄皮、火龙果皮、仙人掌果肉、菠菜叶、胡萝卜等榨汁待用。
给宝宝准备一张大点的白纸,帮他把小手涂上不同的汁液,并指导他在白纸上涂鸦自己的小手印,过段时间,宝宝就能意识到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绘画,妈妈就坐等宝宝极具抽象意味的画作吧。”
我一看,挺不错的,最近也正想给嘉嘉换点新鲜游戏,恰巧这几天在尝试吃紫薯,每次吃完紫薯手上都是紫薯泥,都不用特意准备“颜料”了。
于是,今天一早,我一边看着宝贝自己手拿紫薯啃咬,一边美滋滋地看着他的手掌慢慢染上紫色的泥,心里幻想着一幅画面:一会儿拿出白纸后,宝贝将会在上面按出好多紫色手印,然后他会好开心。
这可不是瞎想,这款游戏下面留言的宝妈们可是纷纷说自家宝宝玩得不错的。
我家的现实很快就来了:
嘉嘉吃完了早饭,这一次我不着急给他收拾,只是轻轻擦了下嘴巴,手上依旧“脏兮兮”。我拿出白纸,放到餐盘上,就着餐盘上嘉嘉啃咬零落的紫薯,把自己的手也涂上了泥,然后在纸上按了个大手印“嘉嘉,你看,妈妈的手印”。然后我拿起嘉嘉的小手,也在纸上按了一下,“嘉嘉的手印,紫色的”。
我兴奋地将两个手印指给嘉嘉看,然后又拿出一张白纸,并在旁边,眼神鼓励嘉嘉可以自己来。
嘉嘉果然兴奋起来,我也止不住心底的雀跃,然后……
嘉嘉一只手拿起白纸的一边,另一只手凑上来扯住了另外一边,然后他开始撕扯,撕扯不动,又双手合拢,反复揉团白纸拉开揉团拉开……,他专注地盯着白纸,盯着手上的动作,脸上的肌肉凑在一起,分明在不停用力,不出一分钟,“唰”的清脆一声,白纸撕破了,嘉嘉笑起来,他扔掉了扯下来的半张纸,又继续撕扯另一半。
我又给了一张纸,想着或许这一次他能按手印,然而他如法炮制,继续撕扯,纸面散落着紫色,他把纸放到嘴边,舔了下去……
哈哈,“随意涂鸦”变成了“肆意撕纸”。
这个事情让我觉得有些意味,是因为我联想到之前的研发工作。那款游戏指导就像一个研发产品,它其实已经说得蛮详细了,作为操作者,我也基本按流程走了,但是嘉嘉并未在这个所谓11月龄亲子游戏中出现游戏指导中的反应。
是游戏(课程产品)错了吗?是我(指导者或教师)错了吗?是嘉嘉(参与者或学生)错了吗?我们需要因为一次“不匹配”,一次“未出现游戏指导中的反应”,去否定游戏或人吗?
在一对一的育儿中,事实其实很清晰,我很明白知道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当下嘉嘉对撕纸和吃兴趣更大,所以同样的材料和引导,他的反应是不同于游戏指导的。甚至因为我的心愿就是他觉得快乐,他好玩过了就可以了,就不会有太多质疑性的想法,会先想想嘉嘉现在的情况,然后考虑过段时间再试试。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或社区活动中,我们常常因为有诸多诉求和目标在里面,一出现目标和诉求未达成,便会自动质疑游戏,质疑指导者或参与者,而导致忽视了现场真正发生的那些程序之外的有趣体验。目标和步骤本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体验,但往往在执行后他们成了目的,没有“目的显性效果”的话就被否定了一切。这是否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