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宋词,我一向偏爱唐诗。大唐盛世的活力、浪漫、大气和辽阔都融在了这些诗歌里,唐诗里有侠气、仙气,也有贵气和地气。
在陈子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诗句里是生命的孤独与自傲;在李白名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里是肆意飞扬的人生;诗佛王维一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知安慰了多少困顿的灵魂;而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的辽阔和气派也感动了无数人。
唐诗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读唐诗,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灵,是平淡日子中莫大的慰藉。
所以,我想带孩子一起读唐诗,背唐诗,用诗歌来滋润她小小的心灵。我相信在年少时烙下的这些印记,会成为她生命中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她的精神之树,让生命变得辽阔深邃。
但是四五岁的小小孩注意力有限,还没有正式读书识字,背唐诗对她而言就是一件枯燥又辛苦的事。为了不让小家伙反感,我带女儿走上了一条另类读唐诗的路,用各种好玩的方法来读唐诗、享受唐诗。
一、念
念是第一步,先带着孩子逐句逐字地念。从简单到复杂,先读一些耳熟能详流传较广的诗,比如《草》、《悯农》、《咏鹅》、《春晓》之类的。第一次带着她念的时候,大概念两三次之后,就能跟着读清每个字了。我也只带她读诗句本身,基本不解释。如果继续让一遍一遍地跟着读,小家伙肯定就觉得没劲了。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变着花样念了。
我们经常的做法有:(1)我前半句她后半句,比如我念“两个黄鹂”她跟“鸣翠柳”;(2)稍微熟练一点之后,我念一句她念一句。比如我念“两个黄鹂鸣翠柳”,她念“一行白鹭上青天”;(3)更熟悉之后,我只念每句的第一个字,然后后面让她念。这样不断变换花样,小家伙就能在几个回合之后背诵下来。
二、拍
诗歌是有节奏的,念的时候可以念得抑扬顿挫,也可以边打节拍边念。我们打节拍的方式也是非常随意的,有时候是拍掌,边拍边大声读;有时候就拿笔或者小棍子之类的,随便在桌子或者瓶子上敲击,打出节奏就可以;也可以用脚踏的方式,在地上踏出节奏,变踏边读。
这些小花样,让孩子觉得很享受,享受着身体拍打出的节奏,也享受着诗歌里的语言的韵律之美。
三、唱
唱也是一种好玩的方式,用她熟悉的儿歌的曲调,来唱她已经背熟悉的那些诗。诗与歌本来就是不分的,这种用歌唱的方式来学习唐诗,非常有趣。玩得兴起,孩子会手舞足蹈,随性乱编些曲调来唱,虽是没有章法的唱法,但孩子还是乐在其中。
四、玩
唐诗也是可以拿来玩的,玩的方式就更多了。可以拿来玩接龙游戏,你一句我一句地接龙;可以玩抢答游戏,一般一家三口在一起玩,一个当出题人,另外两个来抢答;还可以玩小老师的游戏,让孩子当老师,她来教我们读那些她已经记住的诗......玩法花样繁多,只要稍微用点心,就能让孩子喜欢得不得了。
就这样,用这些另类的读唐诗的方法,孩子从不讨厌背唐诗,反而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