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雨夏晨
1.
不久前,朋友圈里有人发了这样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
他写道:我不喜欢主动找别人聊天,但是我又特别期待别人找我聊天,可我又不愿意一直聊天。
仔细想来,这不就是好多人一直以来的社交状态。
遇见好看的风景,第一眼想要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走进一家色香味美俱全的餐厅,下意识想要告诉那个成天在你嘴边念叨“哪里有美食哪里就有朕”的同事;哪怕为工作的事忙得焦头烂额,也要守住和恋人的日常互动。
你想要和很多人维持一层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不并想过分打扰他们各自独处的生活。
你担心打扰朋友,所以只把生活中遇见的种种美好搁置于朋友圈,偶尔三两个朋友@你互动一番,扬起的嘴角就知道你有多么高兴;午餐时,路过同事的办公桌旁,可以温柔的告诉她你曾恰好遇到过一家超赞又离公司不远的餐厅,下次大家可以约在一起;你希望恋人放心,所以不管面临多难的生活考验,不会什么苦楚都倒,你总归相信一切都会变好。
我始终相信,这些你想主动聊天的人,都会懂你对他们的点滴善意。
因为你是我想主动聊天的人,所以我更愿把见过的所有美好毫无保留分享给你。
2.
上周末,突然很想主动和闺蜜Y聊天,细数我们已有好几个月没有互动交流。
我笑眯眯的微信她,你是我的小苹果呀,只是闲来无事调戏你一下。
其实,可能算是缓解一下我们好久未曾聊天的气氛,要热身才行。
一直觉得闺蜜Y和自己很像,譬如:我们都不爱聊天,不爱出门,不爱过分与外界亲近,算是比较宅的同一类人。
但我们都爱做美食,爱读书,爱互怼,爱追剧,吐槽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情节,也都有各自守护的小小世界。
我们这么多年来大概最好的默契就是,谁都极少找对方,可谁都比谁更了解对方。
之后,Y呲牙发来信息,说最近忙着整理自己的小窝,发了一组她把房间各个角落整理好的图片,房间采购的装饰简单而又温馨。
还逗比似的打趣我说,包养我刚刚好。
那一刻我大概能真切感受到,其实就算没有微信,两个人的感情也并不会因为长期的不联系就变得不好。
最好的感情大概就是,我主动找你聊天,你刚好可以给我或多或少的回应。
你是我想主动聊天的人,并不是因为我遇到解决不了问题,也不是因为沿途河山太美不吐不快。
只因某一刻,我突然想你了,更知你从未远离。
3.
一直在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到何种程度才能不算越界。
心理学有一个被称作“交往适度”的理论,大意是指:人与人的之间的交往需把握一个度,超出了反而适得其反。
这大概是我们一边期待旁人和我们主动聊天,一边又不愿意一直与人聊天的理由。
如今成年人的世界更趋向于独处与自由,偶尔单调的生活也需要些点缀,所以你时常期许别人主动能找你聊点什么,但又害怕旁人过多的索取,干预你的个人生活。
遇到过一位很出色的文案达人,分享在朋友圈一个案例:一位学员报完课程在添加老师的微信后,直接发信息表示自己报了他的课程,希望该老师可以传授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微商广告,最好可以直接帮忙写一篇。
没有毕恭毕敬的打招呼,上来就是糖衣炮弹,产品数据、产品历史、产品介绍一股脑的丢在了聊天框里。
你有没有想过,有些话,上一秒你觉得自己的要求于人不过小事一桩,但在下一秒别人的意会里却是没有情商的表现。
有人说,保留一定的分寸感,是成年人社交的底线。
这句话诚然如此。
4.
打开微信,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很久未见的老同学或朋友突然发来一句“在吗?”。
冒昧问一问,你能说,不在吗?
这个时代社交的“潜规则”就是,生活中有太多主动找你聊天的人,是为了榨取些什么,这兴许是一个有点贬义而又不算好听的话。
但事实却是,倘使你回复一个“在的”,几率最高的大多是需要转发朋友圈、借点钱、推广微商等各种你并不想为不熟的人去触碰的事情。
如果你们真的是很好的朋友,也是很熟悉的亲近之人,不会用一个畏首畏尾的“在吗?”来探听你是否真在,真的能够帮到ta忙。
真正值得你去主动聊天的,他们往往会直接告诉你所有的需求,无论是点赞、投票还是写产品测评,无论是难过想倾吐心事,还是激动得遇见很厉害的人。
收到信息的人简单回复一个“OK”、“我有在听”,双方也都不会觉得有丝毫的尴尬和不舒服。
我一直都很不喜欢去猜,一个人给你发“在吗?”底下要说什么。
倘若你是我想主动去聊天的人,我会开门见山什么都说,原因无他。
一定只因是你,值得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