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凡事不要很快做出决定就对了。
活了大半辈子,难道你还没发现吗?有多少事情是让我们事后觉得特别后悔的,恐怕数都数不过来吧。但你仔细想过没有,其实有很多糟糕的决定是能够避免的。这感觉就和学习是一样的,在读书学知识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不也总是因为刚学了点皮毛就觉得学不懂而主动放弃的。归根到底,是我们缺乏一种静下心来做事的态度。
1+1=2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也是我们从小最先学会的算术。可小的时候是怎么学会这些的?无非就是掰掰手指头,要么就是把1+1=2的声音刻在脑子里,形成一种以后只要一见到1+1我就能立刻想到2的思维定势。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你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把我妈气的,嫌我学不会,她就直接拿起我最爱的游戏王卡,在背面贴上口取纸,写上数字来教我数学,真是难为她了!但这也不能完全怨孩子,因为大部分的小孩在小的时候脑子里都没有什么认知,所学的一切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这个世界的新鲜事物,初次谋面多少会有些抵触和无从下手。这时候父母就会说了,“你多练练,做题做多了你自然就会了”,这话不假,毕竟熟能生巧嘛。当未来的某一天,我又重新回来看1+1等于几的时候,这时我可能会给出一个不一样的答案。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告诉我,团队永远比一个人的战斗打的更漂亮;父母带给孩子的爱也远不止两份这么简单;一个人用真心对另一个人,得到的只会是更多份的暖心回馈。这就是为什么我长大了以后,不喜欢急着得出结论的与原因。可能你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你对自己之前一些事情的看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即使像1+1原本就等于2的“真理”也会被无情的推翻。
学知识,一遍学不懂那才是正常的。如果搞学术的大师们通过夜以继日的思考和实践得出的结论让你一下子就学会并掌握,那你可以说是天才中的天才了。无论是学知识还是学做事,不妨多来几遍,在重复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遍数多了自然就如鱼得水了,甚至还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既然说到了事情不能很快做出决定,这让我一下子又想起了另一件感触颇深的事。我的前女友之前总对我给她讲道理这件事耿耿于怀,她只要一说到这个我也会很不理解,很不舒服。她是一个小情绪特别多的人,我的一个不经意都会惹得她不高兴。当然,这样的性格和坏习惯总归是不好的,但我今天想谈论的不是这些。她每次在生完气之后就会教育我说,“你要学会怎么哄女孩子,我想听的不是各种大道理,其实你哄哄我,我就没事儿了”。在还没有分手之前,我可以说是每次听到了这些话我都浑身不是滋味。我会觉得,自己当然希望她能快点从坏情绪中走出来,好听的话当然会说,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多说了一些她所谓的“大道理”。直到前不久,有一次我和我妈在聊未来的工作求职这方面话题的时候,我绷不住了。可能是由于压力太大,我说话的声调特别高,一直是我在电话这边哭哭啼啼的输出着坏情绪,而我妈那边就开始间歇性的教育起我来。那是我第一次心里产生了对“讲道理”的厌烦,可能我前女友在某些时候也是对我有这样的感受吧。算是一次换位体验,我从中明白了很多。在我整个人都要绷不住的时候,我妈那边还一直在各种道理输出,而她说的那些其实我也都明白,但这个时候感觉很需要对方的不是她的教育,而是一句暖心的安慰,即可。
这件事后我反思了很久,体会了这种感受之后也在尽量地改变着自己的处事方式。对她在这方面也是有些愧疚的,没能站在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可能是我还不够成熟吧,或是说认识到这个道理的时候有些晚,和她分开也是希望她能找到更好更懂她的另一半,总之分开了对两个人都是最好的结局。
对于一件已经发生了的事,如果日后你很后悔当初的决定,那我们可以从中认清自己,通过改变来做的更好。但如果对之前的认知和决定依然深信不疑,同时会有更深的感悟的话,那就是认清了别人,帮你明辨是非与好坏。
看来,一遍真的很难把事情做好。为了以后不做后悔的决定,为了能把更多的事情做成,不妨让身体和脑子都多活动活动。就像这篇文章,如果你没太能明白我想传达的意思或是现在感悟不深,试着过些时日再来读读,我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