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韩冬辉的妻子在公众号的发文红透朋友圈。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勤恳工作的CTO与合伙人一起创业打拼,七年后被净身出户的故事。
主人公韩冬辉尽心尽责,日夜加班,自愿拿着底薪,只盼有朝一日公司能发展壮大。当家里经济压力过大时,他才想起要和CEO落实当年口头承诺的股份。无奈竹篮打水一场空,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作为雇佣员每个月拿固定的工资,要么净身出户。
该文一经推送,一时便在朋友圈蔓延开来。有的网友被夫妻俩的格局和心态感动得热泪盈眶,有的网友义愤填膺,谴责该CEO无情无义;有的网友表示愿意向韩先生抛出橄榄枝。
然而,剧情的反转总让我们大跌眼镜。展程原研发副总裁发帖声称:在公司创业初期,韩冬辉确实很拼,对公司贡献了不少。但是后来韩冬辉沉浸在创业成功的快感中,再加上身体不好,在工作中经常出错已经跟不上公司后期发展的步伐。
每当这类热点事件曝光,我们经常容易被煽动情绪、牵着鼻子走,发帖抒表达我们的观点。继而,当事件的另一个版本出台后,亦有网友纷纷举旗倒向另一边,曾经的受害者成为千夫所指的“心机婊”。类似热文事件持续发酵一段事件后,两大阵营的吃瓜群众便悄无声息地停止口水战。然而这背后的事实,我们真的了解过吗?
依据我们大脑的惯性,我们不乐意主动进行深度思考。尼尔.布朗曾说过:我们难免会把自己的喜好带入这些问题的讨论场合,而对那些与自己喜好不一致的说法一概加以排斥。热文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作者的个人观点,我们应该加以辨别,否则我们会很容易地陷入无意义的争论中。要知道,观点会根据事实随风而倒,事实和论证才有有力的。
文章以韩先生的爱妻的口吻描述自己先生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孩子,多年来一直在背后艰辛地付出,以此捍卫先生应得的股权。因为作者涉及利益者的一方, 当事人的证词很容易受个人立场的影响。再加上文章多处含有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例如对丈夫工作辛苦工作的“心疼”、“崇拜”,对公司发展壮大的“憧憬”,以及股权谈判失败的“消沉”。同样的,展程原研发副总裁发帖中夹杂着对韩先生工作消沉,其妻虚荣拜金的批判,通过这种人身攻击来回击对方所述不实。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激发我们心中特定情感的能力,已经大大超越了他们本身的描述性含义。 我们所见都是经过作者一系列价值观、态度和期望值过滤剩下的东西,当事人只需给出部分真相,就可以达到操纵民意的目的。至于当中是否存在隐藏或模糊不利证据、事实,我们不得而知。
因此,面对此类热点事件,我们可以用“4W+1H”的方法:
Who :这个是谁说的?对方是否涉及利益方,他的话可信任吗?
What: 这个是价值观假设还是描述性假设?有没有隐含的描述性假设。多问一下自己几个问题,思考结论与理由之间是否存在的鸿沟。如怎么从这个理由得出这个结论?如果理由成立,要得出这个结论,还需要哪些证据才能成立呢?假设这些理由都成立,有没有可能这个结论仍是错误的?
When:当事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Why:为什么会这么说,是不是有意隐藏或美化某些事情?为什么要相信他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有没有在别人合理的说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
HOW:他是怎么说的?措词是否包含情感?当时状态如何?
总而言之,关于此次展程股权事件的真实原委,只有双方当事人心里得知。作为吃瓜群众,在发表个人观点之前,问一下自己:“这件事关我什么事?我花时间去关注是否存在意义呢?”其次再去斟酌辨别事件的报道是否不偏不倚。当然,此次事件给我带来的感悟是:俗话说:先小人后君子。君子的协议要白纸黑字落实谈妥,避免日后兄弟情因为涉及利益关系而反目成仇。其次,勿在情绪不佳的状态下,当众撕逼。所谓祸从口出,覆水难收。将对方逼到墙角,让对方下不了台面,也等于给自己撤掉可回旋的余地。
参考书目:
《学会提问》,[美] 尼尔.布朗 斯图尔特.基利 著, 吴礼敬 译
圈外《我们的独立思考:既不独立,也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