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都会问我:什么才算是好的视觉笔记?是人物更形象,还是字体美观,结构清晰,层级分明,这些都是表面的现象,我们可以轻易的从外界获取想法支持。
如果你是画读书的视觉笔记,我觉得一个判断标准挺好的,你在画图的过程中,思考最多的是如何画出这个图形,还是内容之间到底是如何串联的。它是否让你陷入深度思考,是否让你跳出全局去看待每一个关系。
就如同我上高伟老师的课程,他所说的:为什么在一起。你的文字图形为什么在一起?对于知识,有人说视觉笔记是比纯文字更形象的记录,对于局部图形的隐喻更直观,易于理解。
但我自己画的基本都是一本书一幅图,内容无法拆开,要处处相关联,面面俱到,这也是视觉笔记的另一大用处,锻炼结构思维和框架力。
下面我分享自己画的《高效学习7堂课》的视觉笔记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精进的书,里面算是碎片化知识的聚合,每一种思维都是一个技能,看到第一感觉是画视觉卡片最形象,一张图一个思维。但书中插图太多,已经很形象,所以自我挑战想用一幅图画出全部内容。
这张图我用5个小时不断看书,翻阅删减之后的图,把书中内容基本全部概括完。不熬夜的我画到凌晨太投入难以睡觉。但一整晚都在思考内容太多,需要删减,然后早上6点爬起来再次画出一个精简版本。
精简版本的阅读分为上下中三个层级,主干是一个人形树,踩在木桶中汲取能量,同时支撑着一架飞行的火箭,而这个火箭里的人举着自己代表标签的旗帜。准备通过迁移能力跃迁到另一个更高的时空。在这里他代表方向的标签旗帜,已经变成能力象征的披风。告诉我们标签的重要,从指导前进方向变成对外展示能力。
最底下是精进思维,人站在木桶中汲取能量,来源于木桶的最低高度,人向外发散变成树,代表我们要时刻知道自己方向的主干是什么,有归纳,总结拆解,联系等框架能力。而左右两侧的复盘和输入,只是一种精进手法,帮助我们更快的吸收外界各种碎片化零散的知识,去汇集到树的中心,去支撑着火箭的前行。
而火箭的型号,就是我们选择的平台,所以跟对平台很重要,可以让我们同样的能量进度更快。
另外一幅图基本结构和简化版是一致的,简化版只有概念,精细版也包如何做的具体步骤。其实如书中所说即使把内容图形化也是吸收的第二步,再要先出自己想法的文章是第三步,然后对外分享是第四步,再去内化实践,复盘印证,作出系统的课程,才真的算是把内容消化殆尽。
而画完这本书,对我的指导是:我终于可以站在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个人学习这件事。我每天的复盘,对外输出的文章,不断学习的课程,和人脉资源的维护都是如何在为自己的前行贡献一份力的?
如果我的某方面停滞不前,快速拿出这张图去分析,到底哪里没做到位。是没有找对平台,还是没有新增技能扩展能力边界,还是缺乏合作,或者自我学习的方式错误,缺乏引导。当没有把这些想法一条条梳理出时,会乱做一锅粥,而这张图则是最直观的指引。
接下的一个步骤,根据这本书的内容,一条条和自己当下的状况审视,看哪做的不到位,需要精进,制定规划,慢慢前行,偶尔拿出这幅图再次审视。
比如书中所述的逆袭思维,对当下的自己很有帮助,我需要稳扎稳打的积蓄能量,只要做的意义,万里长征都有人走,还怕啥呢?
最后 愿我们都能用视觉呈现,把一本书画成一幅图,并记住它,运用它。
我是糕小糕,带你掌握把一本书画成一幅图并记住的能力,解决读书无法专注跑神,读完即忘的顽固性问题,带你体验沉浸心流阅读,高效记忆的知识充电的快感